第七章 冀州混戰(2)(2 / 3)

“糧食難以解決,但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逢紀陰險道:“曹賊在兗州,孔融在青州,軍中缺糧,他們怎麼解決的,我軍可以模仿。”

袁紹當然知道逢紀的解決方法是什麼,早在初平五年,袁紹就命令審配偷偷在軍糧中摻雜那些東西,以解決軍糧不足的困擾,沮授提議的轉戰廣平、巨鹿就糧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使袁紹今年不用冒著全軍覆沒的危險去攻打鄴城。問題是,袁紹舍不得放棄大本營鄴城,先不鄴城有袁紹那貴比帝王的府第,數若繁星的古玩珠寶,關鍵是袁紹最疼愛的後妻和五名年輕漂亮的老婆也還在鄴城,那才是袁紹真正的心肝寶貝,董老大在女色方麵的臭名下皆知,袁紹擔心自己的老婆……

“主公,不好了,大事不妙!”袁紹還在猶豫不決時,手下大將蔣義渠匆匆趕來,一進門就大叫不妙,袁紹本就心煩意亂,聞言大怒道:“又怎麼了?塌下來了嗎?”

“回稟主公,不是。”蔣義渠老實答道:“沒有塌下來,隻是黎陽城中突然出現一條流言,是主公的軍隊沒有糧草了,主公隻好準備殺全黎陽城的老人、孩子和女人來充當糧食,還有我們軍隊裏的老弱士兵,也要殺了當糧食,現在城裏一片慌亂,全城的人都開始往外逃命,還有我們的軍隊裏開始出現士兵逃亡。”

“此必董賊奸計,目的是動搖我軍軍心。”沮授立即道:“主公,請快下決斷吧,再晚一些,我軍軍心勢必更加動搖。”

“全軍開拔,攻打鄴城!”袁紹咬牙吼道:“還有,傳令下去,驅使黎陽百姓也趕往黎陽,他們還有用處,士卒逃亡的,一律處死,沒逃的老弱士兵用繩子捆上,一個也不準放跑!”在亂世中,人是最關鍵爭霸本錢,不僅關係到兵員補充,還可以充當炮灰,消耗敵人的力量,對糧食匱乏的袁紹軍來,人口還有一個更重大的作用……

漢初平六年二月初一下午,袁紹軍放棄清晨才攻破的黎陽城,裹卷在戰火中幸存的四萬餘黎陽百姓隨軍同行,北渡魏水向鄴城挺進,袁紹軍精銳居前後,黎陽百姓與老弱士兵居中,預防百姓士卒逃中。途中,袁紹本來下令沿途搶掠糧食,扣押百姓隨軍同行,而董卓軍軍師賈詡早已料到袁紹會有此作,先派軍隊到袁紹軍沿途各個村莊,通知百姓毀糧撤離,大部分貧苦百姓都在董卓軍糧食的誘惑下攜帶少許種糧先行撤到鄴城,也有一些頑固不化的百姓不願離開家園,對於這些人,軍紀向來不怎麼好的董卓軍沒有客氣,一把火燒掉他們的房屋,捆上囚車就押往鄴城,又填沒沿途大部分水井,堵塞泉眼,僅留的幾口水井中也投入巴豆大黃巴戟等通腸潤便的藥物,幫助無糧可食的袁紹軍解決消化不良的問題,讓袁紹軍能夠更加精神飽滿的抵達鄴城,可見有毒士之稱的賈詡偶爾也有善心的時候。

可憐的袁紹軍被賈詡的堅壁清野戰術弄得極慘,不僅一路上連半顆糧食也找不到,還有眾多士卒將領腹瀉不止,常有致死者,士兵掉隊與逃亡異常嚴重,士氣極度低落,袁紹無奈,隻得讓軍隊對黎陽百姓公開采取孔融在青州那招,以填飽士兵的肚子,黎陽百姓哭聲震野,死於自家軍隊刀下的百姓不計其數,凍餓而死者不絕於道,而不少良尚存的袁紹軍士兵寧願空肚子也不願吃這樣的食物,軍心渙散,幾不可聚,行程因此大大減緩,三的路程,袁紹軍足足走了五六夜。

好不容易趕到鄴城外圍十裏的時候,已經是二月初七的清晨,而袁紹軍也由從黎陽出時的軍民四十二萬銳減至不到三十三萬,逃亡及途中死亡人數接近十萬,即使是活著到達鄴城外圍的軍隊與百姓,也都是筋疲力盡,疾病纏身,幾乎完全喪失了戰鬥力。

軍隊已經淪落到了這個地步,就算袁紹是孫武轉世、吳起再生,也不可能再打勝仗,但袁紹卻對士卒的疲勞視若不見,強行命令士兵即刻攻城,沮授與逢紀等人苦勸不住,疲憊不堪的袁紹軍士兵隻得抬起雲梯等物向鄴城衝鋒,去為袁紹作垂死的賭博。

“快,快,乘敵人還沒有做好守城準備,一舉攻下鄴城!打下了鄴城,美酒美食要多少有多少!”袁紹親自上陣,為士卒鼓氣,妄圖使士氣振奮,可惜不管袁紹如何鼓舞,病餓交加的袁紹軍士兵就是提不起精神,與其是在向鄴城衝刺,不如是在向鄴城磨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