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董袁同盟(2 / 3)

“元直先生言之有理。”袁譚迫不及待的跳出來,在袁紹麵前單膝跪下,抱拳道:“父親大人,曹賊強奪神種在先,逼遷河內百姓在後,後來又強取孔融的青州,種種惡行,人神共棄,地不容。孩兒鬥膽請父親大人乾綱獨斷,與康王殿下結盟,共討曹賊,孩兒願為前部先鋒。”

袁譚此話一出,袁尚一黨立即大驚失色,而袁譚死黨郭圖與辛評二人立即跳出來,異口同聲道:“主公,大公子所言不需,曹操乃國賊,已經是下定論,而且曹賊大軍屯兵東郡,直接威脅到我軍白馬黎陽等地,刀鋒直指鄴城,曹操不死,我軍也難以高枕。”

這回袁尚一黨更慌了,都在心裏升起一個念頭,袁譚也想討好董卓,拉到這個下最強力的外援!當下袁尚再不敢怠慢,馬上出列道:“父親大人,孩兒也覺得元直先生的話很有道理,如今下四分五裂,諸侯並起割據一方,漢室衰亡幾無影響力,而父親大人與康王都手握重兵,倘若父親大人與康王結盟,平定亂世不過舉手之勞,而父親大人也可以建立不世功勳,從此受萬人膜拜,下稱頌。”袁尚的軍功遠不如他同父異母的大哥,是他奪嫡的一大障礙,如果讓他大哥搶到董卓軍的支持,那他肯定就沒有奪嫡的任何機會了,所以袁尚的馬屁更加惡心,“康王殿下的仁義之名下皆知,素來言出必行,父親大人與康王結盟,無異於如虎添翼,曹操劉備舉手間便灰飛煙滅,父親大人也可以名正言順的進位為王,受下人頂禮膜拜。”

“二公子的話,真是至理名言啊。”審配和逢紀也不甘寂寞的出來附和袁譚,堅決支持與董卓軍結盟。

袁紹有些奇怪,他多少也知道兩個兒子在背地下鬥得你死我活,在朝堂上更是死敵,袁譚支持的,袁尚鐵定反對,袁尚想要做的,袁譚一定會下絆腳,象這麼同時支持一個重大戰略決擇,可是袁潭和袁尚成年後的頭一遭。

袁紹正奇怪間,田豐已經氣炸了胸膛,出列道:“主公,不可,千萬不可,董賊這擺明了是借刀殺人,借主公的刀去殺曹操,既可消除我軍對他後方的威脅,又可以消耗我軍與曹操軍的實力,我軍無論勝敗,受益人都隻有董賊一人。”

徐庶在臨行前,康鵬就特別交代他一定要心素來敵視董卓軍的田豐,而且田豐為人正派,董卓軍想收拾他也無從下手,是董袁聯盟中最大的絆腳石。徐庶馬上道:“田大人太多心了,康王人品高尚,誠實可信,深明大義,誠信之名下皆知,豈會做那卑劣之事?康王與袁公結盟之後,將以五州錢糧鼎力支持袁公討賊,又怎麼談得上消耗袁公實力?”到這裏,徐庶朝袁紹一拱手,“袁公,當年袁公之弟公路大人被劉備攻打,孤立無援,也隻有康王念舊,不遠萬裏千方百計給公路大人送去軍械糧草,幫助公路大人抵抗劉備,康王大義,可見一斑。而袁公與康王近在咫尺,康王將對袁公的支援,難道還會比公路大人少嗎?”

袁紹知道董卓軍在背地下向他弟弟提供支援的事,當年袁術向他求援時就拿出董卓軍支持他的清單給他看,希望他這個哥哥能學習外人,清單上的錢糧數字又被袁術誇大了一些,讓袁紹十分心動。想到這裏,袁紹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正想話。

“放屁!”袁紹最討厭的手下田豐搶先大罵道,惹得袁紹一陣不快,田豐指著徐庶的鼻子大罵道:“董賊那有過什麼信義?馬騰與董賊結盟,死於羌人之手,董賊坐視不理!張魯與董賊結盟,被董賊假途滅虢 吞並!益州的劉焉,當年也與董賊眉來眼去,可他落得什麼下場?孫堅更是董賊的兒女親家,還被董賊親手殺死!與董賊結盟的人,誰曾有好下場?”

徐庶被田豐罵得啞口無言,董老大對諸侯話向來不算,過河拆橋上房抽梯什麼缺德事都做過,田豐所,確實沒有半點虛言。徐庶正在苦思應對田豐所問之時,許攸慢慢的站出來,朝田豐拱手道:“田大人所言不確,馬騰被羌人圍攻,康王迅出兵解救,隻是馬騰命薄,康王救下他時,他已經身負重傷,不幾日便命喪黃泉,怎麼能算康王背信棄義?”馬騰的死,在董卓軍最高層一直是個秘密,當初照料馬騰兩名侍女也死於一場意外兵禍,下除了康鵬與賈詡、李儒之外,就再沒有一個人知道馬騰的真正死因。

田豐一楞,心中無比奇怪,許攸本是堅決支持聯曹抗董的幹將,如今出來幫董卓話,這是什麼意思?許攸繼續道:“至於張魯被董太師吞並,這又從何起?漢中本就是大漢的土地,康王奉聖命討伐割據益州的劉焉,張魯拒不讓路,董太師不得以而攻之,事後康王不念舊惡,又將張魯封為鎮南將軍兼涇陽太守。比之漢中太守,又好上許多,張魯再責怪康王,就未免太過了。”

“那孫堅之死又怎麼解釋?”田豐心隱隱感到不妙,許攸臨陣倒戈的原因他雖然不知道,但許攸轉向支持聯董抗曹,對聯曹派來,無疑是一個異常沉重的打擊。

“孫堅不是康王所殺。”這話的居然是袁紹,袁紹拿出一張檄文道:“這是今早上康王派人送來的,孫堅是死於部下周瑜之手,嫁禍給康王,康王找到了孫堅的老部下黃蓋,黃蓋已經出麵作證,替康王洗清了冤屈。”

田豐目瞪口呆,這時,陳琳出列,捧出一封檄文,高舉過頭道:“主公,臣也對曹賊恨之入骨,支持主公與康王結盟共討曹賊,臣已經寫好一封討逆檄文,請主公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