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英雄末路(上)(2 / 3)

沉悶的腳步聲有如戰鼓,積雪如塵土般彌漫,三千外批獸皮、頭帶葉枝冠的無當飛軍,踏著亂石枯枝呼嘯而下,雖是在山路斜坡,其卻不亞於平地奔騰。負責阻擋他們的魏延沉聲道:“組方陣,後隊放箭,前隊支拒馬槍。”同樣訓練有素的飛熊軍迅在前隊支起一丈多長的拒馬槍,有如陣前忽然冒出一片閃著寒光的金屬刺林,無論是疾奔的戰馬,還是衝鋒的士兵,在這片刺林前無疑都將流下無數鮮血。後隊的弓弩手則萬箭齊,飛蝗般的箭雨畫出一道道優美的拋物線,頃刻間落到無當飛軍頭上,濺起無數朵美麗的血花。

雖然有盾牌保護,但還是有不少無當飛軍戰士倒下,戰友臨死時的慘叫聲沒有讓無當飛軍戰士退縮,仍然義無返顧的飛奔向前,三波箭雨之後,無當飛軍已經衝到飛熊軍麵前,沒有人命令,身上帶箭的無當飛軍先撲向拒馬槍,任憑鋒利的槍頭刺穿他們本已帶傷的身體,堅硬的木質槍杆也被他們折斷,為了讓更多的戰友可以踏著他們的屍體前進,很多帶傷的無當飛軍都故意讓更多的拒馬槍紮在自己身上,用自己的生命給戰友換取突圍的道路。

轉瞬間,無當飛軍便殺入飛熊軍陣中,無當飛軍人數雖然遠不如董卓軍,但個個視死如歸,排著密集的陣形直接數倍於己的敵陣,硬生生將董卓軍的方陣衝出一個缺口,他們簡陋的皮甲雖然在裝備精良的董卓軍麵前不堪一擊,粗劣的武器上卻沾滿敵人的鮮血,因為劉焉的偏心與提防,他們手中大都是生鐵鍛造的粗劣鐵刀鐵槍,一兩刀下去,很難砍破董卓軍中下級軍官的盔甲,但他們彪悍的殺氣卻彌補了這個缺陷,砍不破盔甲就劈頭盔,砍不死你也震昏你,雖然身上很可能被劈上幾刀,但無當飛軍士兵仍然義無返顧的選擇與敵人同歸於盡,中刀的同時也要劈翻幾名董卓軍,即使倒在地上,無當飛軍的戰士也會抱住一名敵人,拳打腳踢,嘴咬牙扯,生生將敵人一起拖下地獄。鮮血,頃刻間染紅了積雪的土地。

張任是無當飛軍的箭頭,中計連累老師與戰友而一心求死的他手使一把重達三十公斤的大斧,始終衝殺在第一線,不管身上的傷口在流著鮮血,嘴裏出嗚嗚的野獸般的聲音,大斧上下翻飛,將敵人連人帶甲劈翻劈倒,攔在他麵前的董卓軍將士則倒足了大黴,數十名披著重鎧重甲的董卓軍將十被他砍得震得血肉橫飛,筋斷骨折,在張任的拚死戰鬥下,魏延布置的方陣幾乎被人數遠少於自己的無當飛軍衝得不成陣形,眼看就要讓無當飛軍逃出生。

“太師有令,若讓賈龍脫逃,魏延隊全軍處斬!”

在無當飛軍舍死忘生的衝擊下,人數裝備都占優勢的董卓軍陣形不僅七零八落,很少在戰場上怯陣的董卓軍也心中膽戰,不敢再去試其鋒芒,即使魏延再三催促也不敢上前,方陣中還在攔住無當飛軍的橫隊僅有兩隊。這時,高順帶著新陷陣營趕來增援,還有康鵬的死命令——若讓無當飛軍逃脫,魏延隊全軍處斬!

十年來,董卓軍第二次聽到這條死命令,第一次是在章珧,當時董卓軍奉旨去討伐侵犯大漢邊境的羌軍,漢朝一共派出五路大軍,其餘四路都遭大敗,僅有董卓軍一路被羌軍合圍,形勢也岌岌可危,諸將、包括朝廷都要董卓軍撤退,唯有那時候的董老大和李儒堅決不撤,李儒獻計乘大雨連綿過章河突襲羌王大寨,董老大采之,洪水暴漲的章河衝走了董卓軍的無數鐵騎,過河後更有一路羌兵攔道,董老大就給董卓軍下了第一道死命令,不破敵陣,全軍處斬!結果,無路可退的董卓軍完成了那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使大漢軍隊反敗為勝。如今,康鵬又給董卓軍第二次下了這道命令,就是為了消滅董卓軍占領益州的最後一個心腹大患——無當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