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喬見伏玉笑得古怪,幾個丫頭也在不懷好意的偷笑,大是猶豫,喃喃道:“這樣不好吧?”可伏玉已經下決心撮合她與康鵬,壞笑著把她往後帳推,“沒關係的,去吧。”幾個丫頭也幸災樂禍的幫伏玉的忙,幾人合力,硬是將大喬推進了後帳。
“呀!”大喬隻是看了一眼後帳的畫麵,馬上出撕心裂肺的尖叫,轉頭就往前帳衝,可幾個壞丫頭已經在門簾外把門堵住,大喬那裏衝得出去。
就在大喬羞得無地自容時,一雙有常人大腿粗細的肥手從她身後將她攔胸抱住,兩隻簸箕大的肥厚手掌開始在她的酥胸上瘋狂揉動,同時一張噴著熱氣的大嘴在她的耳朵、香唇、粉臉和脖頸上狂吻,大喬全身軟,慢慢靠到身後那人的懷裏……
董卓軍雖然定於未時出,可未時都過了,大漢董太師還是不見從大帳裏出來,可誰也不敢進去請董太師,洛陽的文武百官、董卓軍的謀士武將和上萬大軍就是眼巴巴得看著那頂大帳,苦苦等待。
快到申時時,大漢太師、皇上尚父兼西涼軍統帥董卓董仲穎終於心滿意足的從大帳裏出來,又黑又醜的老臉上還有未擦去的胭脂印,董太師先得意的大笑三聲,想了想又加上一聲大笑,以示自己的英明神武與老當益壯,然後才肥手一揮,“出!”
與來的時候不同,董卓軍返回長安的隊伍明顯壯大了許多,除了康鵬從長安帶來的軍隊外,還有近十萬從兗州逃難來的災民與洛陽附近的貧苦百姓,也許是董太師體恤百姓,隊伍之中還多了許多裝滿糧食的馬車——應該是供大軍與百姓在路上食用的吧。當然,如果給康鵬送行的老臣們有些斥侯經驗,並且仔細檢查馬車的車輪印跡,一定會現——馬車裝的可能不是糧食……
當康鵬回到長安的時候,時間已經是初平三年八月中旬,正是作物成熟的秋收之時,到處是喜氣洋洋的人群,大車車,肩挑人抗,揚鞭催馬運糧忙,到處是堆積得老高的糧食山,金燦燦的麥、玉米、米……,灰黃碗大的土豆、半指長的花生,車**的南瓜,紅彤彤的辣椒,倉滿囤盈。
“太師,請嚐嚐這烤神米。”
“太師,這是我家種的神果,煮熟了的,請你一定要嚐嚐。”
“太師,這是神米麵做的饅頭,我家種的。”
“太師,喝一口神瓜湯吧,比蜜還甜……”
康鵬的隊伍沿途經過的路上,每當看到康鵬的隊伍,總會有無數雍州百姓蜂擁到隊伍之前,跪著送上自己親手栽種的糧食,一定要康鵬親口品嚐,而每到這時候,康鵬總會舍馬乘步,一家一家的慰問,一點點的品嚐,饒是康鵬每次都是僅僅吃一口,可架不住人多啊,不久便肚漲腹滿,再也吃不下去……
其中一位老奶奶抖嗦著捧著一碗炸薯條最讓康鵬感慨,在現代社會的時候,康鵬最喜歡吃的就是炸薯條,康鵬雖然已經漲得不行,還是堅持吃下一根,“老人家,這是花生油炸的吧?老人家,你家今年糧食夠吃了嗎?”
那老人家含淚答道:“太師,我家的糧食交了稅,交了公糧,交了租子,可吃上一兩年還足夠,多虧了有太師保佑我們家啊。”
康鵬笑笑,李儒已經快馬來報,今年雍、並、涼三州又是大豐收,收獲糧食近一百八十萬石,折合過一億公斤,董卓軍的糧食已經在愁沒有地方存放了。
這時候,一匹快馬飛奔到隊伍之旁,一名董卓軍傳令兵匆匆跑到康鵬麵前,“太師,潼關徐榮將軍來報,昨又有近萬兗州災民逃難到潼關之前,徐戎將軍請示,是否放他們進關?”
“哈哈哈哈……。”康鵬仰大笑道:“來吧,來吧,就算全下的人都來了,我也能讓他們吃飽了。”
《三國董卓大傳》第三卷《潛龍在野》完。請看《三國董卓大傳》第四卷——《蜀道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