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練就自己的“入圈秘籍”(1)(3 / 3)

因為有了主動工作的精神,所以幾年後,張強因工作表現出色,不但得到了公司高層的認可,而且獲得了職位提升的機會。

張強在公司年度總結的時候,他這樣說:“奮鬥者最不可缺少的就是主動的創業精神,當自己擁有一種主動的精神之後,就等於在職場中擁有了與人一爭高下的籌碼。這種主動精神是上天賜給每個人的資源,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地運用它。我在主動工作的同時,也學會了曆事煉心。實踐告訴我,主動精神真是一個神奇的法則,它幫助我實現了夢想,使自身的能力有了‘質’的飛躍,也是因為主動工作的精神,我為自己未來的發展儲備了充足的動力。”

張強的上司在評價他的時候,認為張強是公司中最具有主動精神的人,他最可貴的一點就是能夠主動承擔那些本不屬於他的工作,他能夠經受住公司發展過程中風風雨雨的考驗,這樣的人才在公司裏實在難得。

張強的故事給了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啟示:人在公司奮鬥,不但要有能力,還要有與能力相適應的一種精神,這就是主動精神。有了這種主動精神,一個人在公司中奮鬥,就一定能夠大展宏圖。很多時候,我們不成功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太差,而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主動進取的重要性。

張梓是一個農村孩子,十年前他大專畢業後,經朋友介紹來到山東的一家公司打工。當時他所在的那家公司名不見經傳,主要是生產塑料,生產場地也很小,僅有幾畝地,職工也不足四十人,當時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前途。但是張梓自己很滿足,因為他覺得隻要有活幹,自己就可以養活自己了。

張梓知道,學曆不高是自己的短處,所以業餘時間他就用心鑽研技術,他的這種主動學習與認真求教的精神得到了公司領導的認可。

領導看他是塊可以培養的材料,所以很用心地培養他。不久,張梓的技術能力就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公司領導就讓他參與公司的技術管理工作。張梓見領導對自己如此重視,他就更加主動地站在領導的角度去考慮公司的發展,始終任勞任怨地付出著,在工作中從來不講條件。

兩年過去了,張梓對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及公司本身的情況有了非常全麵的了解。他看清了公司存在的很多問題,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他們生產的產品是給一家規模很大、效益很好的藥械廠做配套,生產噴霧器上所需要的塑料配件。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隻能根據對方的要求加工產品,企業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當時,公司裏很多管理層的領導都認為,隻要有訂單,企業就能生存下去,工人就有飯吃。

但是,張梓不這樣想,他認為,僅靠現有的這點業務,公司發展速度過於緩慢,一旦下遊的市場發生變化,公司就會陷於癱瘓。公司不能完全處於被動的生產狀態,現有的資本應該用於開拓新的業務。於是,張梓主動向公司領導建議:僅靠單一的加工配套生產,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當前的經濟發展,要想使公司有更進一步的發展,隻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打破單一加工生產的格局,實行自主生產,多業並舉;二是要生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獨立主導型產品,也就是說要進行科技創新。

公司領導分析了張梓的報告之後,決定采納他的建議,及時調整了公司的業務方向,把公司的業務分成了幾塊,並分別建成了獨立的生產公司,同時著手進行新產品的研發。

一年後,國際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下遊的藥械廠陷於困境。事實證明了張梓判斷的正確性。張梓的上司因此更加看重張梓,他們覺得張梓有主動的進取精神,有眼光、有思想、有魄力,這樣的人才實在難得。

上司經過慎重考慮,提拔張梓全麵負責公司的科技創新工作。走上領導崗位的張梓,沒有辜負領導的信任,帶領科技人員不斷研發新產品,他們研發出來的產品不僅成本低、製造工藝簡單而且使用壽命長,所以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公司也因此而獲利巨大。張梓的上司看到了張梓科技創新成果的巨大潛力,更加堅定了重用張梓的決心,於是再次提拔張梓,任命他為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他也因為不斷創新,成了行業裏的名人。

人要明確地用主動精神統領自己的生活目標,這時候,你會驚奇地發現:在各種努力和挑戰中,你是如此的與眾不同。當你習慣於主動迎接挑戰之後,你將會驚訝地發現: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自己有勇氣和魄力去大刀闊斧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從此擁有一個全新的未來。

好人緣勝過好口才

有個好人緣,這是你獲得公司主流圈子認同的最重要的基石。如果你有了好人緣,那麼我敢肯定:打入公司主流圈這件事,對你來講並不難。因為你在別人的心中,已經有了很好的口碑。那麼,你如何能有一個好人緣呢?在這個問題上,你還需要動一番腦筋,想出很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