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注重修煉個人魅力,這是贏得人脈的首要問題(2)(1 / 2)

在古代,有個洛陽人不慎與他人結怨,這件事讓他非常心煩,希望能找人幫助化解這段恩怨。他多次央求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出來調停,都沒能成功。後來聽說大俠郭解非常樂於助人,於是來到郭解門下求助。

郭解答應了這人的請求,親自去拜訪與之結怨的人,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勸得對方同意和解。一般說來,到這個時候,郭解的任務就完成了,而且完成得很漂亮,但是,郭解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還有更巧妙的處理方法。

郭解對他的委托人表示:這件事,我不是第一個出麵處理的,聽說之前有許多當地有名望的人調節過,但都沒有成功。現在我很幸運,他也很給我麵子,讓我做成了這件事,我深感榮幸。但我畢竟是個外鄉人,在本地人出麵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由我這個外地人來完成和解,可能會讓本地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丟麵子。所以,我也請你幫我一次,不要把這件事是我出麵解決的聲張出去。明天我就要離開這裏了,以後肯定還會有本地的紳士、俠客上門來調停,到時候,你把麵子給他們,就算是他們做成的這件事,好嗎?拜托了。

郭解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懂得麵子的重要性,懂得巧妙地把麵子留給別人,這樣既不會得罪當地的名流紳士,也保全了自己,讓人不禁感歎他考慮事情的周全。

其實,不僅是與有名望的人打交道時要給對方麵子,即使與朋友交往,也要善於把麵子留給對方,往對方臉上貼金,你給了朋友麵子,朋友隻會高興,隻會感激你。日後,一旦你有事求到朋友,他必然會熱情地伸出援手。

即使你對朋友的所作所為有意見,說的時候也要給朋友麵子。你總得先說:“你的某某事做得挺好,效果、反應都不錯”,然後,你再用“就是”“但是”“不過”等來做文章,誰都知道“但是”後麵的才是真正要說的話,但前麵的話一定要說,這不算假話,也不是廢話,而是為營造一種和諧氣氛的客氣話。你若直來直去,對方必然會覺得你掃了他的麵子,心中會大起反感。所以,曲線救國,拐彎抹角的話少不了。

此外,假如你在交際的過程中,不小心傷了朋友的麵子,一定要立即去補償,力爭化解矛盾,不致釀成大禍。否則,如果你認為這不過是一點小事,不用放在心上,朋友則可能因為你折損了他的麵子而對你懷恨在心,這對於你們日後的交往有害無益。總之,不管什麼時候,不管對方是誰,我們都要注意維護對方的麵子,這是能否贏得和留住人脈的關鍵。

多說“不知道”,謙虛的人最受人歡迎

很多人不願意說“不知道”這三個字,認為這樣自己會被別人小看,認為自己知識貧乏,能力不夠,那豈不是很沒麵子,而且還怕別人會因此不喜歡自己。可是,你知道嗎?你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說不知道,不僅不會讓人小看你,還會贏得別人的尊重,認為你是一個謙虛的人。而謙虛的人最容易贏得人脈。

在與別人交談時,偶爾說一說“我不明白”“我不太清楚”“我沒有理解您的意思”“請再說一遍”之類的話,會使對方覺得你謙虛而真誠,從而願意與你合作。相反,趾高氣揚,高談闊論,鋒芒畢露,咄咄逼人,很容易挫傷別人的自尊心,引起人家的反感,以致築起防範的城牆,結果導致自己的被動。

你永遠要記得:謙遜和氣比精明逞強更能獲得人們的喜歡和幫助,細聲小語有時反比伶牙俐齒更易取得成功。大丈夫往往是隱藏在自己的舌頭後麵的。

有一位年過八旬的大學教授,可謂是學問高深,會講五種語言,記憶過人,而且還經常旅行,可以稱得上是見多識廣。然而,人們從未聽到過他賣弄自己的學識或對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假稱通曉。遇到疑難時,他從不回避說“我不知道”,也不用自己的知識去搪塞,而是建議去查閱有關專著、資料,以做參考。看到老人的這一切,每個跟他接觸的人才真正懂得了怎樣才能被別人敬重,怎樣才能獲得做人的尊嚴。

著名心理學家邦雅曼·埃維特曾指出,平時動不動就說“我知道”的人不招人喜歡,他們不善於與人交往;而敢於說“我不知道”的人卻總能贏得別人的好感。

在一次聚會上,布朗先生和一位男士在和女主人閑聊時,發現女主人似乎不是很高興。說著說著,女主人指著一個看上去像電動烤肉鐵架的黑色金屬用具,說道:“這種特別的工具是用來做熱吃幹酪的,你們知道熱吃幹酪是什麼嗎?”

布朗先生剛要說“知道”兩個字,那位男士就大聲說:“不知道,什麼是熱吃幹酪?是牛排的一種新吃法嗎?”聽到這話,女主人露出了絲絲微笑,並開始饒有興致地為他們作詳細的介紹。聽完這些,布朗先生才明白,原來“熱吃幹酪”並不像自己所想的是一種什麼奶酪三明治,而是幹酪火鍋的一種吃法。

這一次讓布朗先生懂得了一件事,那就是不知道的事情就要說不知道。如果妄加談論,不僅會顯示出自己的無知,還會導致別人對自己的厭煩,應該向那位男士學習,該說不知道的時候就要說,這樣也能讓對方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從而讓交談更愉快地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