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越早學會經營人脈,你就能越早成功(1)(2 / 3)

然後,我們再來看一些曾經作奸犯科的人,引誘他們走向犯罪的很多都是他們的朋友,而一旦入獄,他們又多了一些牢友、獄友,這就是屬於他們的圈子。受這個圈子的影響,很多人在出獄之後會再次走向犯罪的深淵,這就是不同的圈子會帶來的不同命運。

你想成為怎樣的人,首先就要進入這類人的圈子,隻有成為他們的“圈內人”,你才會對他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會得到圈中人更多的幫助。如果你無法進入他們所在的圈子,那不管你怎樣努力,都像隔山打牛,走了不少彎路,卻收效甚微。不過,一個圈外人要想打開缺口成為圈內人,並非易事,就像富人的圈子裏都是富人,對於窮人,他們會有天然的排斥心理,一個窮人要想進入富人的圈子,絕對需要動用很多拓展人脈的智慧。

在古代,為什麼很多人寧願傾家蕩產也要混上個一官半職?就是因為官位是他們進入上流社會的敲門磚,隻有獲得一官半職他們才能成功地躋身於上流社會,才有資格參與這個圈裏的各種活動;又為什麼所有官員都會對皇帝身邊的太監畢恭畢敬,就是皇帝是這個上流社會的核心,而太監正是核心身邊的重要人物,誰要是得罪了這個重要人物,恐怕也是吃不了兜著走。

有人把“同學會”當成提升自己圈子質量的重要手段,這是有道理的。因為,願意參加同學會的都是在某個領域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一事無成的人不會來參加同學會,一是麵子上掛不住,二是即使參加,他也無法融入別人的圈子,因為那個圈子的大門不會對他這樣的人敞開。

當然,已經取得非凡成就的人也不會參加同學會,因為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們屬於更高層次的圈子,不會加入低層次的圈子來自降身價。當然,這些情況也並非絕對。如果你想進入某個圈子,而恰好與圈內的某個人私交甚好,那麼,他就可以成為你融入這個圈子的引薦者。

一個人所處的圈子,決定他的人生高度。這個圈子不在大小,而在質量。如果你的圈子多達幾百人,卻魚龍混雜,對你無法產生有益的影響,那也毫無意義;如果你的圈子隻有寥寥數人,卻個個都是精英,能夠助你攀登成功的巔峰,這樣的圈子才是值得用心經營的。總之,一個人所處的圈子,不在大,不在多,而在於精。

要早成功,就要早搭建你的人脈關係網

說到人脈,很多人感覺與自己的關係不大,他們認為,隻有擁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才談得上去拓展和經營人脈,而自己不過是一個剛剛參加工作的普通上班族,根本不可能結交太多的人,還是等到自己取得一些成就之後再說吧。

其實,這種想法是絕對錯誤的,就像張愛玲說的“出名要趁早”,想創建自己的人脈網,同樣要趁早,而且,越早搭建自己的人脈關係網,你就能越早取得成功。因為,人脈和資金的儲蓄一樣,都是為將來做準備的。如果想獲得成功,就一定要有人脈的支持,沒有誰可以憑著單打獨鬥攀登上人生的巔峰,想等到“以後”或“有需要時”才想到應該開始建立人脈,注定為時已晚。所以,為了你人生中的“人脈存折”,你應該提早行動了。

不要因為自己人微言輕就放棄構建人脈,即使再平凡的人也有自己所處的圈子,也有自己誌同道合的朋友。而這些圈子和朋友就是屬於你的人脈網絡,工作之後,你會有老板、領導、同事、客戶……這些人同樣可以納入你的人脈網絡。隨著社會閱曆的不斷增加,你認識的人也會越來越多,隻要你用心經營,主動結交,你的人脈網絡會越來越豐富,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就會遇到改變自己命運的貴人。

那些你在青年時期、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結交的朋友,會比你在取得一定成就之後結交的朋友更珍貴、更忠實於你。因為那時候維係在你們之間的更多的是純粹的友誼,沒有太多的功利,更不是為了利益,這樣的朋友才是值得你一生珍藏的財富。

高偉和李強,倆人從小一起長大,絕對稱得上是“發小”“死黨”。上學的時候,李強因為長得比較瘦弱,總是被別人欺負,這時候,總是高偉站出來為他出頭。很多次,就是為了保護李強,高偉被別人打得鼻青臉腫,而且,就算是被老師批評,他也從來不說自己是為了李強打抱不平。高中畢業後,學習比較好的李強上了一所名牌大學,而高強因為成績不好,沒有繼續讀大學,而是到一家工廠當了一名普通工人。

雖然倆人見麵的機會少了很多,但是每次隻要李強放假回家,總是去找高強聊聊天,有時候倆人還會喝上幾杯,他們經常懷念在一起上學的日子。大學畢業後,李強去了一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工作很忙,與高偉的聯係也少了很多,高偉覺得李強現在今非昔比,人家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是世界名企的員工,比自己強了很多,心裏有些自卑,也不願主動與李強聯係。

又過了一段時間,高偉所在的工廠效益不好,他家的條件本來就不是很好,這下日子過得更加艱難。有次李強給家打電話時,知道了高偉的情況,這時候的李強年薪十五萬,稱得上是事業有成。他主動聯係了高偉,倆人聊了很久,李強所在的城市有很多服裝工廠,服裝價錢非常便宜,所以他建議高偉搞服裝生意,高偉為難地說:“我也想做,可是手裏缺少資金。”李強說:“沒關係,差多少我給你補上。”高偉說:“那怎麼行,萬一我賠錢了,拿什麼還你?”李強笑了,“那就算我入股吧,咱們風險共擔。”就這樣,高偉在李強的幫助下,服裝生意做得順風順水,兩年就賺了十幾萬。高偉說,他沒想到隻是年少時候的情誼,李強就能為他做這麼多。而李強說:“高偉是我永遠的朋友,在他有難處的時候,我應該幫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