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裸裸的來,也必會赤裸裸的去。人生百死,或老死病故,或夭折凶亡。古往今來,沒有誰能長生不死,但,誰又不想永生呢?
爾為一介布衣書生,十年寒窗苦讀,金榜題名躍龍門,高頭大馬,風光無限,光宗耀祖。百年身死後,終是過眼煙雲。
爾為窈窕淑女,絕代佳人,年輕時傾國傾城,回眸一笑百媚生,無數王孫追逐。卻敵不過歲月無情,容顏終將老去。
爾為千古帝王,天之驕子,一笑則天下平,一怒則天下震,傲視萬裏江山,主宰天下沉浮。亦會化作一抔黃土,不過青山依舊。
長生不老,是每一個人都夢寐以求的!
誌在千裏,卻是老馬哀鳴,壯心猶在,怎奈人已暮年。
永生不死,青春不老,試問誰能做到?傳說中,隻有一個答案,那就是――神!
何為神?玉符金冊《封神榜》有言:大道三千,旁門八百,得一道者,得長生,封神位。
然而,自薑子牙封神以後,神,在世間儼然已經絕跡。大道之秘,旁門之辛,也隨之消失。
黑暗中,總有一抹曙光。周文王推演《易經》,傳下來文之道。周武王嘔心瀝血十八載,記錄手下神將絕世神功,編成《武書》,傳下武之道。
據說,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武可斷山河,文可安天下。若有後人領悟其中奧妙,便能解開長生之秘。
無數人趨之若鶩,然而,幾百年過去,竟無一人能得長生。直到周幽王時代,幽王為求美人一笑,烽火戲諸侯,失去天子威信。犬戎攻破周都鎬京,殺死幽王,俘虜褒姒,搶去《易經》。
在犬戎國中,而後百年,有十個野人得以功成,號稱十大食日犬神。無惡不作,塗害中原諸國。
自周平王東遷以來,曆史步入春秋戰國時代,這是一個亂世。中原諸侯國相互吞並,更兼東有夷,西有狄,北有戎,南有蠻。可謂內憂外患。
春秋時,尚且是遮遮掩掩,羞羞嗒嗒的壞,四方征戰,還會為自己找個“正義”理由。到了戰國,已經不可救藥,殺人放火,明目張膽,吃人不吐骨頭。
亂世,對於弱者,無疑是一個最壞的時代,而對於強者,卻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文王曾卜卦:亂世起,英雄生,長生道出。
果不其然,先有李耳,封道聖,建道宗,廣收門徒,成為當時第一宗派。後有孔丘,封儒聖,創儒門,外門弟子十萬,內門三千,強者七十二,後來居上,規模超過了道宗,為天下第一大派。
道宗,儒門,地位超凡,世人都稱:政事決於王,民事決於道宗,儒門。
如今,正是戰國時代,最黑暗的一個時代,最殘酷的一個時代,卻也是最輝煌的時代,不計其數的明珠英豪,蓄勢待發,將要發出耀眼光芒。
齊國,馬陵郡,琅琊城。四麵環山,地處齊國、魏國交彙處,邊境之城,戰爭的高發地區。
入夜,月朗星稀,七八個星天外,蛙聲一片,寧靜的夏夜。琅琊城燈火通明,少見的一派祥和。
一個青年男子在街頭徘徊,約莫二十歲,弱冠之年,個頭不高,皮膚有些黝黑。背著一個破書架,一身麻布衣,陳舊但很幹淨。神色黯然。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依我看,百無一用是書生!”男子憤恨,自幼挑燈夜讀,從未見過黃金屋,顏如玉,隻體會到了書中全是“苦”。去年來琅琊城,為考取文憑,落榜了,今年再次來,又落榜了。
李耳,孔丘都是以文成聖,所以,此時正是文道昌盛之際。道宗,儒門聯合設下文憑,分為士,子,聖。得天下公認,有文憑就可以遊說諸侯,謀得一官半職,衣食無憂。文憑,就是一道門檻。
不僅如此,如果有了文憑,還可以產生文氣,形成文之力。文憑越高,文氣就越高,文之力也越強。
士中又有學士,文士,博士,子中有學子,文子,夫子,而成聖之後,更是擁有神鬼莫測的力量。
男子名叫徐福,鄉下人,家中還有一個妹妹,兩個弟弟。他的父親名叫徐靖,是村裏唯一識字的人,當了教書匠,以“福如東海”給四個子女取名,希望他們多福多壽。已經是第二次考最低的學士文憑了,本來信心十足,卻不料又飲恨,徐福心灰意冷。
徐如和他是一母所生,年幼時生母病逝,父親徐靖娶了二娘,生下徐東,徐海。家裏養四個孩子,本就不寬裕,隻能恰好溫飽。
所以給他的錢不多,倒不是二娘克扣,原本錢是夠的,卻遇上大雨,在路上多耽擱了兩天,多花了一些錢。現在趕考完,等到今日出榜,徐福發現,身上隻有十文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