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留下房租和買泡麵的錢,我破釜沉舟的把剩下的2000塊全部家產投入進去。一不做而不休索性走了極端道路嚐試了自己一個新的構想。選擇牧師職業並誕生在我內測時最熟悉的巴勒卡帝國北部魯丁城,以每人400塊每月的朋友價讓我在CPGU論壇上認識的另外幾個同玩的職業玩家帶我練兩個月的級,附加條件是我把自己的內測經驗與他們分享並且練級過程中不拾取任何物品,我這個另類的全體質牧師最多隻能起到半個牧師的作用,但我偶爾還充當肉盾的角色。。。沒人帶的時候就自己拚命做各種任務掙經驗。
兩個半月後終於在遊戲第一人達到76級的時候練到65級,學了神佑,也結束了這麼長時間的無收入生活。我開始在遊戲論壇發廣告帖並且請所有認識的朋友幫我宣傳,而且把帳號內所有的遊戲幣用來發區域消息打廣告——“不願承受死亡懲罰的朋友們,全體質牧師竭誠為您服務,任何地點隻要您的屍體尚未消失,一定讓您起死回生,有意者請密聊ID:救死不扶傷。”
第一筆生意雖然隻有300金幣,仍然讓我激動非常,因為這表明,我的構想成功了!那是個走路不小心摔落山崖的倒黴鬼,見我真的半小時內趕到現場並將其救活顯然十分驚訝,他本以為我那廣告隻是搞笑而已,死馬當作活馬醫才M了我試試看,沒想到是真的。
慢慢的我的名氣越來越大,好友欄裏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即使從沒喊我救過仍將我加入好友,誰能保證自己就沒有需要人複活的那一天呢。隨著生意越來越好,我漸漸收回了投資,並且還有盈餘。也有很多人模仿我,但那些牧師的生存能力太差,根本無法保證自己在路上的安全。重新練一個象我一樣全體質的牧師號的話需要的時間又太久了。我深深感到了參加內測的重要性,如果不隨參加了內測有了一點把握我不可能想到這種創意。
但我也意識到這樣的日子無法長久,已經開始有80多級怪物區的生意了,那些地方我走的相當驚險和吃力。如果以後玩家級別更高了呢?但以我現在的屬性,級別已經很難再升多少了,再花錢請人帶的話得不償失。
正當我憂心忡忡的時候,一筆看似平常的生意帶來了驚喜。
也就是本文開頭的那一幕了。
一周以後,陰影之歌碎片以37000聯邦幣賣出。其他零零碎碎的東西加上“救死不扶傷”那號裏原有的遊戲幣全部兌換出來,又得了4000多塊。
雖然一直想要個養生倉,但想想有錢了最近應該不用那麼拚命的玩遊戲所以決定等等再說。不久以後我就為這個決定慶幸不已,幸虧沒買,買了就浪費了。
還是先去買個空調好了。不要剛剛賺了點錢就中暑而亡就虧大發了。到GUOMEI電器城買了個小型的製冷器,3500塊保修一年免費安裝,體積隻有一本書那麼大,萬一我換了住的地方也方便攜帶。
不過最近我是不會搬家的。因為我租的那房子是押一付三,一個季度交一次。半個月前剛剛交了下三個月的房租,也就是說我現在搬的話就等於浪費了500X2.5=1250塊錢的已付房租,這是萬萬使不得滴!再說現在有了製冷器這房間也還能將就,暫時就不考慮換啦。
口袋裏有閑錢的生活就是好啊。我發現心情都變好很多。
到公用電話亭,4年多了第一次鼓起勇氣給家裏打了個電話,母親接起電話一聽出我的聲音立刻泣不成聲。
“小德啊,你現在在哪啊?怎麼不回家?這幾年都幹什麼去啦?”母親嗚咽著問。
“媽你別哭,我還在XM,從裏麵出來之後這幾年就一直在一個網吧給人家打工,過一陣子等有空了我就回去看你們。”說了個半真半假的謊,我強自平息自己的激動,發現自己越來越能控製自己的情緒了,這就是成熟吧。
“老板對你好不?薪水夠花不?”
“好,很好,錢也夠花,你們別擔心。”
“那就好那就好。。。哦,你爸要跟你說兩句,我把電話給他。”
“小德啊。”
“嗯,爸你身體還好吧?”
“我和你媽什麼都好,就是老擔心你,有空就找時間回來看看。實在沒空也要多打打電話。”
“我知道了,我現在很好,你們別擔心。”
“飲食要正常,生活要有規律,自己照顧好自己,身體最重要啊。”
“嗯,我知道的。”
“大道理我不多說,隻希望你凡事都考慮清楚了再做,不是小孩子了。”
“嗯。。。”
“你把你現在的地址報給我記下,再留個電話號碼方便聯係。”
“我手機丟了,等我買了新的再把號碼告訴你們好了;地址是XM市JH路729號A棟401室。那就先這樣,我掛了,你們多保重。”
“嗯,記得多打電話。”
打完電話竟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浪子也會思鄉啊。
我又花700塊買了部手機並且把號碼發回家。
接下來的半年內,我沒有再玩網遊,而是過上了優閑的日子。散散步,喂喂牙簽,彈彈吉他,鍛煉鍛煉身體,沒事就找張老頭聊聊天。
戴上頭盔也隻是逛論壇灌水補充關於職業玩家的知識,或者去《格鬥家》裏麵找人切磋以保證神經不會太放鬆。
似乎潛意識中在等待著什麼。
我叫方德,方圓的方,道德的德。與一個民間傳說中的人物同名,嗯……確切的說是與他老子同名。
不過這不重要,我自然有我的過去——美妙的或者不堪回首的……但那同樣不重要。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想當年!唉那就別提了。人得往前看,嗯,是往錢看……
你隻需要知道,我是個靠玩遊戲混日子的,而且,我最近恰好很無聊——
半年來各大媒體都在炒作一個詞彙——“信息載體”,正是我那次在火車上無意看到的那則報道的後續(見外篇——我的前半生)。
這種以研究出的科學家命名的新材料“歐姆塑料”據說容量是現在最常用的同類材料的N倍。看得多了,我也零零碎碎的知道,這並非我所想的那樣僅僅表示硬盤空間放大N倍,而是通過什麼點陣什麼上限循環之類亂七八糟劈裏啪啦的理論,可以實現“理論上的無限”。
我不懂什麼叫理論上的無限但我記住了他們舉的那個例子,大概意思就是說,現在的網絡遊戲中最出色的也隻是地圖夠大夠複雜,主機雖也有AI但始終保持在人工設定的水準,想要增加NPC或者新的地圖怪物就得人為添加,也就是遊戲更新。並且因為硬件所限,地圖的大小總是有個極限,到了極限就沒法再擴大了。但如果全部換成這種新材料的話就有可能實現無限大的地圖,擁有自我情緒的NPC,懂得吃一塹長一智的怪物等等等等。當然,僅僅是理論上。
我相信看到這個例子所有的玩家都會跟我一樣激動不已。雖然現在的腦神經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但現有的遊戲中那些所謂的智能NPC其實隻是說話會拐彎而已,也就是它們的目的已經由係統設定好,然後可以從自己的信息庫中選擇合適的方式去完成目的不死不休,而沒有真正的思考能力。據說最主要的障礙就是主機核心的物理特性。而真正的智能NPC應該有可能因為理性的分析或者情感因素等等,選擇放棄既定目標,甚至是叛變。
當然這一新技術帶來的不僅僅是網遊界的變化,在各行各業都掀起不小的風波。但我關注的隻有網遊界的情況。歐美老牌遊戲公司BL傾盡全力以天價拿下了歐姆塑料在遊戲設備方麵的應用專利,各大遊戲公司紛紛自危,豈不知華夏的SHD公司給BL來了招釜底抽薪,趁BL剛剛買下專利資金緊張之際直接對BL公司所屬的WD集團發起收購,股市上殺的天昏地暗,最終SHD險險獲勝,世界遊戲界兩大最具實力的遊戲公司合並,重組上市,改名為盛雪公司。
我心想,還真符合SHD的一貫作風——你有技術是吧?你有人氣是吧?都不要緊,等你技術成熟了,人氣旺盛了,老子直接把你買過來就行。當年HF交易平台就是這樣被SHD買來的。
得到老對手BL公司的大量技術儲備,與自己原有技術互補之後,閃電重組後的盛雪公司又閃電般的在一個月後宣布,以新材料為主機的核心技術攻關已經完成,並且新型以歐姆塑料為核心的遊戲頭盔已經可以量產,將在原BL公司已經製作了一半的一款遊戲基礎上加以修改完善,最遲將於4個月後開始公測,並將在2個月後提前發售各種型號的新式通用頭盔及部分型號的新式養生倉。
業界頓時如同被捅了蜂窩,各中小遊戲公司有的投入盛雪旗下,有的重組聯合以自保,有的改行。
但玩家並不關心那些遊戲公司的死活,隻關心自己有沒有好遊戲玩,我也是。
四處打聽詢問都沒有發現任何關於盛雪的新遊戲何時內測的消息。難道他們不內測了?要說象傳聞中那樣真有敢不內測直接上市的白癡遊戲公司我是不信的,這麼說就一定是封閉的內測。從哪找到門路去參加內測呢?
苦惱幾天想不出什麼辦法索性不想了,反正閑著,去找張老頭聊天打屁好了。
一番悠哉悠哉的廢話之後,張老頭靜候我對他新理論的評價。
“從你話中我終於發現了哲學的本質。”我嚴肅地告訴他。
“哦?說說看。”張老頭喜笑顏開。
“哲學的本質就是——扯淡!”
“對了,聽說你還有個什麼侄子啊?”我晃著二郎腿糟蹋著鐵觀音隨口問。
“嗯。”老頭子沒好氣的哼了一句,顯然對我上述回答懷恨在心。
“聽說還是個什麼大公司的老大?大款啊。”我繼續跟他胡扯轉移話題。
“是總經理不是股東,是個叫什麼來著的遊戲公司。”
“哦?哪個遊戲公司?”我一聽跟遊戲有關,來勁了。
“讓我想想,嘴邊上的名字怎麼就記不起來呢?老了啊,唉。”
“……快想快想。”
“就是最近改了名字的那個,新聞上經常播的那個什麼來著。你們年輕人應該知道的。”
“SHD?盛雪?”我的心弦被撥動。
“對對對,就是那個,以前叫SHD,現在叫盛雪。”
“哈哈哈!哈哈哈!天助我也!。。。。”我突如其來的癲狂讓張老頭嚇了一跳。
我用盡軟磨硬泡72般武藝,終於迫使張老頭點頭了。老頭子告訴我,其實他侄子前不久剛剛來找過他,說公司希望出高價請張老頭出馬參與新遊戲的文化和世界觀設定,但張老頭看出他們隻是想借助自己哲學界泰鬥的身份增加一個炒作題材於是自恃身份拒絕了。
“幫你要那什麼內測名額的話,少不得就隻好答應他們的趁機要挾了。”張老頭還有點不情願的抱怨。
“嘿嘿,就借個名聲給他們好了,反正你也是閑著,順便看看這所謂文化設定世界觀設定有什麼新鮮的嘛。”我有點那什麼’恃寵生驕’的德性,老頭子無子無女,唯一的那個侄子似乎又不大對他脾胃,因此有那麼點把我當作他兒子的意思……好吧我承認,或者是孫子……
於是我如願成為了《沉淪》遊戲的500名內測人員之一。簽訂了一係列相當於賣身合同的保密協議之後,被告知,兩個月內隻能待在SH市郊那個盛雪指定的內測基地中。
通過張老頭的侄子,我隱隱約約的了解到,除了我和另外3個跟我一樣找門路進來的外部人員(華夏特色哈,總有人能找到後門的),其他496名內測人員全部是盛雪公司員工,測試後是不能參與遊戲也不能泄密的。當然我也被要求不能泄密,但這東西誰說得準呢?
之所以隻有500名內測人員,是因為盛雪對服務器和信息通道的容量十分自信,不需要通過玩家人數來檢驗主機的負荷能力,內測的主要目的是技術測試,找BUG,使劇情和任務設定更合理等等。
後來據說又增加了一個變成501名,就是好奇心起的張老頭,不過他純粹是看風景釣魚,還害得盛雪公司派了兩個人服侍著,萬一這老爺子在盛雪內測中出了什麼差錯,盛雪可就背定這大黑鍋了。
我一進遊戲,根本不關心新技術帶來的高仿真度什麼之類的感受。迫不及待的開始搜集自己有用的信息,這可都是錢啊。當然也試圖尋找和我一樣的另3個外部人士,但我的交流渠道居然被屏蔽了!盛雪說關於聊天係統組隊係統公會係統什麼的一切玩家互動方麵的測試都由那496名內部人員完成。我們4個走後門的在裏麵全部無法溝通,就相當於在玩一款單機遊戲,鬱悶。
人還是知足的好,能參加測試就不錯了。我選的是戰士,胡亂取名123,之所以選戰士是因為生存能力強,而我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跑地圖。不過在了解到地圖的實際大小後我立刻放棄了東奔西竄的舉動,我有生之年都不一定能跑得完。而且內測之後使用過的地圖可能會有所變化才公測。
得知內測期間無法換職業之後我立刻轉換目標為更實際的熟悉任務和操作方式,熟悉怪物特征。
《沉淪》的一大特點就是任務N多,而且怪物難殺,內測期間怪物屬性全部減弱1/3,經驗暴率和技能熟練度增長速度都100倍,仍然殺得我夠戧,誰叫我隻有一個人呢。而且我發現任務經驗相當豐厚,但任務難度總體偏大,大概是鼓勵團隊合作的意思吧。
一個人覺得難殺的怪有了好的團隊或許輕而易舉的就能完成。當然好的合作夥伴不是那麼容易找的,既要技術上過的去,又要雙方玩遊戲的時間對的上號,正常作息的人和夜貓子不可能合作的起來。隊友人品太差會貪汙公物,人品太好又容易上其他人的當。總之麻煩的很。但一旦找到一個有默契的團隊,那實力的增長絕對是幾何級數的。
沒有什麼隱藏任務的說法,所有任務都是隨機的,唯一的任務不計其數,或者可以說所有的任務都是隱藏任務。
比如今天你戰士一轉接到的轉職任務是幫王大媽找裹腳布,明天他接一轉的轉職任務卻是幫王大媽養雞,因為王大媽的裹腳布昨天已經被你找回來了,不用再找了,除非她再次弄丟。
這就是歐姆塑料帶來的革新了。有了合適的硬件支撐起足夠的運算速度,主機成功的構造了一個自動運行生生不息的世界。
另一個特點就是技能選擇相當靈活,大概知道反正主機容量夠大,那些製作人員綜合以往無數經典遊戲的技能,財大氣粗地為所有職業都設定了無數技能備選,當然玩家每到一定級別都有可學技能的數量限製,魚與熊掌不可皆得,就要求玩家根據自己的需要作出恰當的選擇了。
當然運氣好的話也可以接到增加可學技能個數的任務,比如我就知道在那遙遠的。。。。。。HIAHIA
還有職業選擇也是豐富多彩,我就遇到很多草原上的小部落都有其獨特的專有職業。當然也常常被很多沙漠民族的NPC追殺,我隻知道是我的陣營導致的,但因為即使偶爾遇到其他內測玩家也不可以交流,所有也不是很清楚具體原因。
那些該死的技術員還無聊地設置了大量的“無用NPC”,既接不到任務也買不到東西,就象是真正地《沉淪》世界的原住民一樣,自顧自地生活。但誰又能保證哪天他們傳家寶丟了不會突然發出一個油水多多的任務呢?一個一個挨著試探的話保證鬱悶死你。
這些任務的觸發條件什麼稀奇古怪的都有,比如我接的一個試練任務要求陣營職業級別已學技能的同時居然還要求姓名中含有阿拉伯數字!真是荒謬!
直到兩個月內測期還剩3天的時候,我都沒能找到任何一個BUG。我鬱悶的想,是不是那些家夥知道我即使發現BUG也不會為了那點獎金而舉報,所以故意玩兒我呢。
找不到BUG的無可奈何之下,我盡最後的努力收集一切有用的信息,不再去找130級魔龍拉法克老大送死,把重點轉為低級怪物區和附近的村莊,為自己能在遊戲初期就取得優勢努力,倒也收獲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