耷拉在犬車前的肉片
我在歐洲旅行的時候,在比利時、荷蘭、德國多次見過犬車,在日本的大和(譯者注:舊國名。今受奈良縣管轄)以及東京附近也多次看到過,犬車就是讓狗馱運東西的小車。我認為作為狗的使用方法,這並不理想。從狗的顴骨構造來看,不能做拉車之類的事,但卻到處都能看到這樣的事情。
在歐洲某城市,也有小孩坐在車上,讓狗拉車,然而狗空腹怎麼都動不了,打它敲它它都不動。這時,如果給它肉它就會動。於是,淘氣的小孩自己坐上了車,就那樣坐著,在一根棍子前麵掛上肉,從車上把肉放在狗的鼻子邊上。狗想吃肉,於是就叫著開始動了。可是不管它怎麼動,絕對夠不到肉。它想夠到肉,就必須一直往前跑,可是不管它怎麼跑,根本不可能吃到肉。於是我就想,人類的理想是不是也這樣呢?
我們懷著一個理想前進,前進一步,就有再進一步的理想。不管前進幾步,都不過是同樣事情的反複,理想也許就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東西吧。
不管做到何種程度,理想都達成不了
卡萊爾(T.Carlyle)曾說過:“無論多麼卑微的人,你一定無法完全滿足他。”原因在於完全滿足是理想全都實現時才能達到的狀態。
然而,那樣的理想絕對不會得到滿足,而且理應無法得到滿足。人得到了一,就想要二。爬到第二層,就想爬到第三層。
正如卡萊爾所說的,不管多麼卑微的人,哪怕是路邊的乞丐,餓的時候如果你給他飯團,他就會說:“我已經三天沒吃飯了,這個飯團足夠了。”他會帶著感激接受。如果你再給他一個,這次他就不會感激了。他會說“味道有點淡,我想加點鹽”或“我想加點香料”等,他就會提出這樣的要求。給他第三個,他就會說:“怎麼都是飯團,也給點鹹魚(鹹鮭魚)之類的嘛。”給他第四個,他又開始說:“隻吃鹹魚有點渴,給點生魚片吧。”就連乞丐,我們不管怎麼做都滿足不了他的欲望。即使招待他吃大餐,連續吃三天,他又會開始訴說不滿。請他到帝國飯店,飯菜重複又會不喜歡。如果期望的隻是食物,人無論置身於什麼樣的酒池肉林中,都無法得到永遠的滿足。
人一定得不到絕對的幸福,而且也無法得到。乞丐三天沒吃飯的時候,感覺最痛苦的是胃,即使是飯團也想吃,那是他的理想。說他的理想,其實嚴格說起來並不是他的理想,而是胃的理想。肚子飽了,想吃生魚片,那不是肚子的理想,而是舌頭的理想。想穿漂亮衣服,想獲得高位,想被人表揚,想在世上有頭有臉,這都是充滿虛榮心的理想。雖然都稱為理想,但因為出發點不同,所以懷有理想的人也不同。自己的理想無法絕對實現,就如同掛在狗鼻子前的肉一樣,不管多麼憧憬著肉往前跑,絕對不會有達成所有期望的時候。
理想早晚會實現
所謂的理想,不是這個世上能實現的那些微小的東西。有人說自己的思想更高,自己有著這個世界上無論如何都無法滿足的理想,但那並不是理想,毋寧說是空想。
既然說是理想,就是合理的、有分寸的欲望的要求,至少是自己在世的時候多少能實現的東西。不知道下麵的例子合不合適,我認為我們的理想不該以分量來衡量,而該以質量來衡量。比如,如果想賞花,隻要看到了菊花、桔梗花之類,就是達成了想賞花這一理想的一部分。或許,有人認為我說得不對,認為不是想賞桔梗花,而是想賞花。花有幾萬種,想賞所有的花,卻以看了一兩種就滿足了,這就是分量與質量不同的地方。
我常想,不能從一枝花中看出千種花的人不足以論花。即談論理想的人,需要從一種讀出千萬。我們的理想無論多麼渺小,不能實現全部,但多少也能做到一些。古時候,人們想到仙女穿著羽衣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行,認為如果要作為交通工具,那就是最方便的了,即羽毛成了理想的交通工具。所以,日本、西方都動腦筋想在能自由自在活動的東西上添加羽毛。人們說這是無法實現的理想,但二十世紀還是有了飛機。雖然飛機不是用羽毛飛,但從能在空中飛這一點看來,可以說是實現了多年的理想了。
同樣,我不知道理想是否能像我們想的那樣實現,但其中的一部分一定能實現。不止是國家社會的理想,個人的理想也是如此。個人希望一定要實現這樣的事,求佛拜神地祈禱,我確信如果是合理的祈禱,早晚一定會達成。但如果想要錢,就把天上掉金幣作為理想,那是無法實現的。那不是理想,而是欲望,實現不了的不是理想,而是空想。
把理想變成行動才是人生
無論是誰,隻要活著,就一定會有理想。理想就是生命,正如基督教訓誡人們的一樣:“人活著,不止是為了麵包。”如果要問人為什麼活著,那就是為理想而活。如果隻是呼吸,有麵包就夠了。即使沒有麵包,有飯團或麥飯也夠了。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一定要有什麼理想,就像前麵提到的狗,為了得到懸掛在麵前的肉而行動一樣。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理想,沒有理想、無所事事地生活,隻能說是存在,很難說是人類的生活。換言之,人類的生活不就是要把理想在現實中實現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