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日本公司派來了一位娟秀迷人的姑娘,說是幫助美國商人學習日語。學習兩小時後,姑娘就作為導遊,陪伴他去觀光遊覽。以後每天如此,從皇宮遊到神社,從城裏玩到鄉村,每天晚上還要參加日本公司董事的分別宴請的家庭酒會。美國人按照日本習俗,半跪在硬木地板上,往往一頓飯要吃三四個小時,使他感到苦不堪言,但出於禮貌,他還是硬挺了過來。
當美國商人談起商務談判,日本人總是說:“有時間,來得及。”於是今天看精彩的相撲比賽,明天看古老的歌舞表演,後天聽講“禪機”。這些都使美國人大開眼界,了解了許多日本的風俗習慣。時間一天天過去了,美國商人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感到真是不虛此行。
到了第13天,談判終於開始了,然而下午安排了高爾夫球。第14天,談判再度開始。但為了出席盛大的歡送宴會,不得不提前結束。晚上,美國人才感到時間緊迫了,急了起來。
第15天早上,談判繼續進行。正談到緊急關頭時,轎車開來了。這時,主人和客人隻得在開往機場的途中談到關鍵的條件,在到達機場之前,交易達成了協議。
東京——紐約的日航班機上,美國商人又拿出了書籍學習,不過他這次看的是日文版的中國兵學經典——《孫子兵法》。還是那位漂亮的空中小姐,她熱情地打著招呼:“先生,您真用功。”
美國人沾沾自喜地指著日文用日語讀著一個條目“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日本公司的董事們此刻正在慶賀他們用水道以靜待嘩智謀取得的談判的勝利!
以靜待嘩——左宗棠緩進急戰收複新疆
一百多年前,在新疆西邊有個小國名叫浩罕。這個小國本來接受清朝封號,是中國的藩屬。後來,俄國人不斷向東擴張,侵占了浩罕國的大片領土,引起了浩罕國首領阿古柏的不滿。俄國就唆使阿古柏侵占我國新疆,以此作為它侵占浩罕的補償。1865年,阿古柏在俄國的縱容下,率兵占領了南疆地區,接著又向北疆擴張,占領了烏魯木齊。阿古柏的野心越來越大,宣布在新疆建立“哲德沙爾國”,自稱國王,揚言要把新疆從中國領土上分裂出去。趁阿古柏宣布建國稱王的時候,俄國軍隊出兵占領了新疆西部的伊犁和附近地區。他們在這裏征收賦稅,行使國家主權,完全排斥了清朝對伊犁地區的統治。
1875年5月初朝廷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
1876年4月7日,左宗棠率領大軍離開蘭州,經過河西走廊向新疆進發,到了肅州(今甘肅酒泉),他把將領召集起來說:“諸位將軍第一次到西北邊疆,大概對新疆的情況不太熟悉吧?我自幼愛讀史地書和兵書,對新疆的山川地形和曆史沿革略知一二。新疆中部有一條大山脈,叫做天山,把新疆分成南北兩大部分,山南叫南疆,山北叫北疆。我們這次進兵,要先攻交通比較便利、我們容易到達的北疆,直取烏魯木齊,在烏魯木齊站穩腳跟以後,再收複其他地方。”將領們齊聲說:“一切聽從大人指揮。”左宗棠說:“既然如此,諸將聽我的命令:大將劉錦棠指揮都統金順一軍,擔任主攻;提督徐占彪、張濯一軍,把守哈密,配合金順。從湖廣來的楚軍駐守敦煌、安西、玉門一線,嚴防敵軍向內侵犯。我在肅州指揮,各軍有事,隨時前來票報。”
部署完畢,左宗棠舉行了隆重的祭旗儀式。在莊嚴的“左”字大旗下,全軍宣誓:不怕艱難險阻,誓與敵人血戰到底,收複祖國河山。然後各軍按照左宗棠宣布的作戰任務和目標,整裝出發。
4月26日,劉錦棠在肅州正式受命出關時,左宗棠又授以“先遲後速,緩進急戰”的八字方針,這正是水道以靜待嘩謀略的應用。
這就是左宗棠根據實際情況製定的戰略部署:先北路後南路。出關後,第一個戰役是攻占北疆,收複烏魯木齊至瑪納斯一帶,扼全疆總要之處,為下一步南進準備後方基地。進攻的指導方針則是“緩進急戰”。
左宗棠深諳水道的以靜待嘩,他所製定的戰略部署和作戰指導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從敵情來看,先打北路之敵,做到了先揀弱敵打,因為阿古柏比沙俄弱,北路的白彥虎等部又比南路阿古柏嫡係弱。從地理上看,先打北路之敵,清軍既可依托哈密、巴裏坤、古城一帶後方基地,又可以割斷阿古柏與沙俄的聯係,製止沙俄繼續東侵,形成對南路阿軍的東、北兩麵逼攻之勢。而“緩進急戰”的策略則正確地解決了新疆這種特殊的地理條件下作戰的後勤保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