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語言幽默 事半功倍(3)(3 / 3)

周恩來聽後,隨口問道:“國務卿閣下,不知貴國政府將用什麼來交換?”

基辛格說:“月土,就是我國宇宙飛船從月球上帶回的泥土,這應該算是地球上沒有的東西吧!”

隻聽周恩來哈哈一笑:“我以為是什麼呢,原來是我們祖宗腳下的東西。”

基辛格一驚,疑惑地問道:“怎麼?你們早有人上了月球,什麼時候?為什麼不公布?”

周恩來笑了笑,用手指著茶幾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牙雕,認真地對基辛格說:

“我們怎麼沒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就有一位嫦娥飛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廣寒宮住下了,不信,我們還要派人去看她呢!怎麼,這些我國婦孺皆知的事情,你這個中國通還不知道?”

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屍經曆千年而不腐爛,這是一個嚴禁外泄的國家科研機密。周恩來巧妙地借用中國古代傳說婉轉地拒絕了對方的請求,博學多識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1971年4月,美國乒乓球隊訪華,被人稱為“乒乓外交”。周恩來親自接見了來訪的運動員。

在一陣握手寒暄之後,周恩來圓滿地回答了一些提問,妙語如珠,四座歡騰。突然,美國隊員科恩對周恩來說:“總理先生,您對美國的嬉皮士怎麼看?”

這意外的提問顯然時機、場合都不合適,所以連美國人都驚呆了。

這時,大廳裏靜靜的,人們都注視著周恩來,看他如何回答。

隻見周恩來客氣地微笑著打量了科恩一眼,瞄了瞄那蓬鬆飄逸的長發說:“看樣子,你也是個嬉皮士嘍?”周恩來又轉向大家說:“青年人對現狀不滿,正在尋求真理。在思想發生變化的過程中,在這種變化成型以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事物,這是可以理解的。我年輕的時候也曾經為尋求真理嚐試過各種各樣的途徑。”

周恩來又把目光轉向科恩:“要是經過自己做了以後發現這樣做不正確,那就應該改變,你說是麼?”

美國的嬉皮士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一批對社會現實不滿、追求我行我素的人,他們通常穿著打扮都追求時髦和刺激,他們采取的不是積極的態度,而是玩世不恭,其行為常常與世格格不入。對這種人、這種做法,周恩來顯然是不讚成的,但他沒有直說,因為直說會傷害這位年輕人的自尊心,而且在外交場合也顯得沒有禮貌。所以,周恩來選擇了循循善誘,從正麵啟發的說服藝術。

先表示“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從美好的願望去理解:年輕人不滿現狀,追求真理,想法多樣,表現形式不同。這就使對方感到得到理解和尊重,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在同伴麵前也不失麵子,因而感到滿足。

然後,批評這種表現是不恰當的,對社會應采取積極負責的態度,但話又說得很委婉:“要是經過自己做了之後發現這樣做不正確,那就應該改變。”表現了對年輕人的信任,這樣既照顧到年輕人的自尊心,又使對方對聽到的話的含義也能心領神會。

再以現身說法,格外親切,令人易於接受。

最藝術的是最後一個疑問句:“你說是嗎?”在這樣嚴肅的外交場合,對這樣的問題,對待來自隔絕20多年的國度的年輕人,一個大國的總理做這樣鄭重的回答之後,以一句完全是征詢、商量的口吻問句,平等地談心,誠懇相對,無半點強加之意。

科恩原以為在這個最革命的國家的總理嘴裏會聽到“資產階級的”、“頹廢的”、“沒落的生活方式”之類的訓詞,結果出人意料。

周恩來機敏、友好、含蓄、恰如其分,儼然長者風度,充滿了慈愛、親切和耐心,完全折服了科恩。

兩天後,周恩來收到了遠在美國加州的科恩母親由香港輾轉送來的一束深紅色的玫瑰花,感謝周恩來對她的兒子講了一番語重心長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