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不能向曹操自薦?”諸葛亮坦蕩蕩,絲毫不覺得向曹操自薦丟人現眼或者大逆不道,反而質問我。
“因為……你是諸葛亮……算了,你接著正題,你找郭嘉的門路,想去給曹操打工,然後呢?”
“郭嘉我太年輕,家裏有錢有書,應該再學習幾年。”
“也有道理。”
“當時我,世上所有的書我都看完了,還能學什麼?郭嘉就讓我猜為什麼他當初會去賣馬。我當然猜不到,他就了剛才我跟你的那些話,然後出了一道題目給我。什麼時候我能答出那道題目,什麼時候就可以去許昌接替他的工作。”
“郭嘉不想跟曹操幹了?”我驚喜萬分。
“他是什麼也不想做了,就想在家喝酒抱女人——你不是去過許昌麼,他那個人懶得很,你看不出來?”
“可是我實在沒想到他會懶到這種程度——他出的是什麼題目?”
“烏桓可汗禁止烏桓賣馬給中原,於是邊境就出了許多馬販子。一匹好馬在烏桓買隻要五十吊錢,在河北要一百吊,在許昌就要一百五十吊,在江東則要兩百吊。現在,郭嘉去烏桓買一百匹馬想去江東賣掉,他買了馬後偷溜進關,再偷溜出河北,在許昌被官員盤查,雙方都有意用一筆賄賂解決此事,那麼郭嘉花多少錢賄賂官員最合理?”
(不就是算術題麼?)我差點笑出來,:“這很簡單啊,他每匹馬用了五十吊本錢,到了江東能賣兩百兩吊,所以他的利潤是一百五十吊,跟官員平攤,賄賂是每匹馬七十五吊,一百匹馬就是七千五百吊。”
諸葛亮搖頭,:“這個官員隻能保郭嘉通過許昌之境,並不保他一路平安,如果他賄賂了這個官員七千五百吊,然後在下邳又遇到一個官員,也要每匹馬七十五吊,郭嘉不是白做了麼?”
(靠,我明白了,這一套好耳熟,好像是高等數學裏學過的,是博弈論麼?他媽的早知道數學居然也有能用上的一,老子當初就好好學了……等等,這種問題算是有用麼?)
我決定把諸葛亮從科研人員的歧路上拉回來,問:“這個題目有什麼具體的意義呢?”
諸葛亮:“當然,九州各有特產,每個諸侯都會有需要從別國購買的東西。假如我們是一家需要馬的諸侯,不懂得這些商人的心態,怎能定一個讓他們有利可圖我們也不虧本的合理價格?如果我們處在想切斷某人買馬渠道的位置上,對違禁商人罰款幾何、如何與負責檢查的官吏分配,才能杜絕官吏被收買的現象?”
(博弈論,絕對是博弈論。曾經有四堂博弈論的課程擺在我麵前,我統統睡著渡過了,現在我追悔莫及……)
諸葛亮丟過一雙竹筷,砸在我頭上,把我從胡思亂想中喚醒。他的樣子倒是很高興:“老孟你這家夥很機靈嘛,這個問題我跟許多人談過,很多人一直不明白到底要解決什麼,像你這樣一點就懂的,我隻見過五個。不愧是我的徒弟。”
“所謂術業有專攻,我聽你有韓信白起之才,大丈夫驅百萬兵、橫行下就好了,何必鑽牛角尖研究這種偏門問題?”
“你還是沒有想通啊。”諸葛亮:“先,韓信白起都不是好人,我們漢人是不拿他們來誇人的,下次你拍我馬屁,要我像伊尹、霍光,或者管仲、樂毅也湊合。這幾個人你都知道是誰麼?”
我羞愧地搖頭,這四個名字我恍惚聽過,但完全不知道他們都有什麼光榮事跡。
“名臣你一個都不知道,隻記得幾個殺人如麻的冷血將軍?”諸葛亮震驚了,“你們蠻人真的很需要學習一下禮儀……”
我低著頭聽訓,心裏有些迷惘。古人和我們現代人評價英雄的標準很不一樣,現在網絡上走紅的都是些殺人很多的家夥,殺得越多就越容易紅。到底是我們這些後生子旁觀者清、透過現象看本質,還是我們越進化越沒有人性了?
“別難過也別惶恐,放心,我一定要把你教成南蠻曆史上第一個知書達理的賢王。大事要緊,咱們接著討論這個合理行賄的問題。”諸葛亮把話題又扯回郭嘉的問題,他對於這種智力題目有著特殊的狂熱,抓到我這個可以一談的人,什麼品質問題都可以放一放了。
我擔心諸葛亮從此把聰明才智都浪費在數學研究上,就繼續勸他:“,去研究什麼商人生意經?”
“我告訴你,這個賣馬行賄的問題不是生意經,是國家大事!不要被司馬遷左丘明給誤了!”
“啊?他們倆怎麼誤我?”
“你帶過兵吧,帶兵最先學的是什麼?”
“隊列,旗號,還有對付步兵、騎兵的不同陣型和兵器組合。”
“春秋戰國的部隊怎樣列隊?兵器特性如何?車兵、步兵、騎兵互相交手的時候,都采用什麼樣的策略?那時為什麼大家都用車兵?現在我們為什麼幾乎不使用車兵了?這些問題你想過麼?”諸葛亮坐在床上我坐在地上,他口沫橫飛的樣子從我這裏看過去活像神龕上一位剛剛請神上身的巫師,如果不是斷了腿,我估計他多半就要跳下來手舞足蹈、扮演騎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