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南中對(1 / 3)

問題是,孫策是幾月遇刺的,現在又是幾月?於是我又問:“孫策現在怎樣了?”

張任說:“孫策已經橫掃江東,稱霸一方了——聽你口氣,難道你是破虜將軍的舊部?”

“破虜將軍是誰?”

“就是孫堅,我聽你打聽孫策,就這麼猜測了。”

“不是,不過我的確想會會他,今天是幾月幾號?”

張任說:“正月十三。”

“還沒過十五你們就出來打仗?”

“窮人不講究那個。”

正月十三,孫策一定還沒死,我得趕緊去江東,孫策一死,我就糟了。

我來這個世界不久,已經看清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東吳,那裏有我需要的文明人、技術工人、專業士兵,有沒有太多偏見、樂於對外開放的統治者——孫權自己都是綠眼睛紅胡子的混血兒,怎麼好意思歧視我這個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的正宗中國少數民族?不過,最關鍵的是,我一定要趕在孫策遇險前去救他!在我之前所作的大量案頭工作中——別笑!打遊戲當然是案頭工作了,難道你的電腦是放在地上的——我推理出孫權不是一個會識人的主。你看東吳人才十個有九個都是孫策留下的,而孫權隻不過是個胸無大誌的小混子,臨死還自毀長城害死陸遜,這種老大絕不能跟。

我的胸中豁然開朗,剛才戰鬥中困擾我的民族大義問題煙消雲散,老子到江東救孫策、打曹操去!哈哈,江南的美少女們,我來了!大喬,小喬,對不起了,哥哥胸懷天下,為了和平隻好犧牲咱們仨的兒女私情……

唯一的問題就是——沒有飛機沒有火車沒有地圖,我能在孫策遇刺前趕到嗎?還有,他媽的孫策是幾月遇刺的?!

我想來想去想不出答案,耳中恍惚聽到那邊劉璋和張任交流起別後的情況,這涉及到曆史怎麼變成這個樣子的問題,我胸懷大誌,所以先放下大喬小喬的事情,湊過去問劉璋為什麼變成了逃犯。

原來劉焉死後,趙韙、龐義等地方大族的代表軟禁了劉璋,企圖挾劉璋以令全川;張魯割據漢中。朝廷派扈瑁來做益州牧;沈彌、婁發、甘寧等幾員將領擁護朝廷,起兵攻打成都。雙方大戰,這幫擁護中央的叛軍敗了,劉璋趁亂逃走。

我插話:“甘寧?甘寧甘興霸?”

張任詫異地看我:“就是他,夷帥也聽過他的名字?”

靠,我總不能說我知道他十幾年後會百騎劫魏營吧,趕緊胡扯:“是啊,我聽商人談論漢人豪傑,說這個甘寧很厲害,他人現在在哪裏?”

張任說:“這人從軍前是巴郡一帶遊俠子弟的首領,聽說他武藝確實是很高的。可惜我沒有會過他,也不知他現在何處。”

張任接著介紹情況:劉璋失蹤後,趙韙和龐義似乎就找了個替身來湊數。當然,張任他們這些擁護劉焉的武將並不知道,還以為劉璋還被他們軟禁在成都。最近趙韙和龐義可能是知道了劉璋在銀坑峒的消息,剛好銀坑峒策劃聯合各峒反抗收稅和征兵。就以此為借口出兵,動員了接近三萬人馬。他們的計劃是先派龐義和李恢率領五千先鋒,偷襲銀坑峒屠村。後麵還有趙韙親自率領兩萬大軍在益州督師,如果奇襲不成就來硬的。張任本來是不被趙韙和龐義信任的,隻是擔任後勤軍官的角色,這次奉命押運一批抗中暑解瘴毒的藥物過來,剛巧遇到劉璋。

我問:“那個趙韙不是現任的益州牧嗎?他不在益州督師難道去長安督師。”

劉璋“嘿”的笑了一聲,說:“你也算是益州人,怎麼不知道益州有兩個,除了天下十三州中的益州,南中還有個益州郡。”

“那南中算是什麼?算州嗎?”

“不算,是益州的一部分,不過因為路途遙遠又靠近眾多夷國,所以設了南中都督府。”

原來是邊境特區,我終於明白了。“這樣本來就容易把人弄糊塗嘛,不如把南中的益州郡改個名字,大家都方便了。”

劉璋一笑,覺得我胡說八道。

張任卻表示同意:“李恢建議過把益州郡改個名字叫建寧,隻是還沒來得及做。”建寧?這個益州就是日後三國地圖上的建寧,早說嘛,這我就明白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