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學會變通,改變人生(2 / 2)

小山拍拍驢背上的麻布說:“不了,我的麻布已經很安穩地在驢背上,何況已經走了那麼長的路,卸上卸下太麻煩了!”小水把毛皮都換成了藥材,還賺了一筆錢。小山依然有一驢背的麻布。

後來,他們來到一個盛產黃金的城市,那充滿金礦的城市是個不毛之地,非常欠缺藥材,當然也缺少麻布。小水對小山說:“在這裏藥材和麻布的價錢很高,黃金很便宜,我們故鄉的黃金卻十分昂貴,我們把藥材和麻布換成黃金,這一輩子就不愁吃穿了。”

小山再次拒絕了:“不!不!我的麻布在驢背上很穩妥,我不想變來變去呀。”小水賣了藥材,換成黃金,又賺了一筆錢,小山依然守著一驢背的麻布。

最後,他們回到了故鄉,小山賣了麻布,隻得到蠅頭小利,和他辛苦的遠行不成比例。而小水不但帶回一大筆財富,還把黃金賣了,成為當地最大的富豪。

小山和小水之所以有不同的命運,在於小山固守死板而小水懂得靈活做事。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叫哈桑的商人,他從事個人放貸生意。有一次,他借給一個商人100萬元,可是不小心把借據遺失了,到處找不到,急得渾身冒冷汗。他想,這筆錢放債一年所得的利息才30%多,現在因失去借據,將會血本全無了。他和屬下為此都束手無策,想不出補救辦法。後來,他悄悄地找好朋友納期列丁,請他出謀獻策。

“如果那個商人知道我丟了借據,絕不會把錢還我,真主在上,那是100萬元啊!”哈桑焦急地對納斯列丁說,“我手頭再沒有任何關於這筆借款的證據了。”

“商人借錢沒有第三個人知道嗎?”納斯列丁問。

“隻有我妻子知道,但那是商人把錢借走後我告訴她知道的。”

“那等於說,魚兒跑了才撒下網去!”納斯列丁說,“商人借錢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時間為一年。”

納期列丁沉思了片刻,為哈桑想出了個辦法:“你可以向那商人要一個借錢的證據。”

“什麼?向借錢的人要借錢的證據?”哈桑不僅困惑不解,而且認為簡直是荒唐可笑。

“對,隻有這個辦法可靠。”納斯列丁說,“你馬上給那商人去封信,要求他盡早歸還你借給他的150萬元的本息。”

“我隻借給他100萬元,哪來的150萬元啊!”

“你去信催討150萬元的本息,他必定馬上複信,說明他隻欠你100萬元,且未到一年期。這樣一來,你手頭不就有了證據了嗎?”

哈桑聽了覺得有道理,便寫了一封信給那商人,對於為什麼要急著催這筆借款,編織了一番充分理由。

果然,不到幾天時間,對方回了一封親筆信,信中這樣寫道:“……你發生了一點特殊情況,問我能不能提前償還這筆借款,請原諒,我不能照你要求的去做。我們商定的借期是一年,至於說到借款數目,你搞錯了,肯定搞錯了!我隻借你100萬元,絕不是150萬元,你那裏有我親自寫的證據。你是不是把別人的借款弄到我頭上來了?真主在上,我借你的錢是100萬元,不是150萬元……”

哈桑拿著這封信,高興地去感謝納斯列丁使自己擺脫了困境。這一個辦法,不但保護了100萬元的資本,三十多萬元的利息也能順利到手了。

納期列丁無疑是個懂得靈活做事的人,如果告之對方丟失了借據是危險的,強迫對方還錢也是行不通的,隻有想辦法從對方的手裏拿到對方借錢的證據才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心態箴言

一切都在變化之中,若要想有所改變,也要學會變,唯有變才能通。人生在世,麵對層出不窮的矛盾和變化,從某種意義講,變通是尋求一種解決問題的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