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學會變通,改變人生(1 / 2)

一天,獅子建議9隻野狗同它合作獵食。它們打了一整天的獵,一共逮了10隻羚羊。

獅子說:“我們得去找個英明的人來給我們分配這頓美餐。”

一隻野狗說:“10隻本身就很公平。”獅子很生氣,立即將它打昏在地。

其他野狗都嚇壞了,其中一隻野狗鼓足勇氣對獅子說:“不!不!我兄弟的話的意思是,如果我們給您9隻羚羊,那您和羚羊加起來就是10隻,而我們加上一隻羚羊也是10隻,這樣我們就都是10隻了。”

獅子滿意了,說道:“你是怎麼想出這個解釋的?”

野狗答道:“當您衝向我的兄弟把它打昏時,我就立刻增長了變通這點兒智慧。”

這隻野狗是隻懂得變通的野狗。好漢不吃眼前虧,它沒有在它生命中的那些強者麵前逞能。

文學家蕭伯納說:明智的人使自己適應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堅持要世界適應自己。變通是天地間最大的智慧,是才能中的才能。變通能力是一種特殊的應變能力,它常常在麵對突如其來的事件時顯現出來,在人生的關鍵時刻迸發出來。

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我們都要學會變通。

學會變通,首先要放棄你做不到的事。

在某些事情上,沒有必要再堅持下去,而應把精力放在你擅長做的事上。有許多滿懷雄心壯誌的人毅力很堅強,但是由於不會進行新的嚐試,因而無法成功。堅持自己的目標,不要猶豫不前,但也不能太生硬,不知變通。如果你確實感到行不通的話,就去嚐試另一種方式。

牛頓早年是永動機的追隨者。在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失敗之後,他很失望,但他很明智地退出了對永動機的研究,在力學研究中投入更大的精力。最終,許多永動機的研究者默默而終,而牛頓卻因擺脫了無謂的研究,而在其他方麵脫穎而出。

在人生的每一個關鍵時刻,要審慎地運用智慧,做最正確的判斷,選擇正確方向,同時別忘了及時檢視選擇的角度,適時調整。放掉無謂的固執,冷靜地用開放的心胸做正確抉擇。每次正確無誤的抉擇將指引你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當你確定了目標以後,下一步便是鑒定自己的目標,或者說鑒定自己所希望達到的領域。如果你決心做一下改變,就必須考慮到改變後是什麼樣子;如果你決定解決某一問題,就必須考慮到解決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是什麼。

當描述了理想的目標以後,你必須研究一下達到該目標所需的時間、財力、人力的花費是多少,你的選擇、途徑和方法隻有經過檢驗,方能估量出目標的現實性。你或許會發現自己的目標是可行的,否則,你就要量力而行,修改自己的目標。

有人認為:如果沒有成功的希望,而去屢屢試驗是愚蠢的、毫無益處的。堅持固然是一種良好的品性,但在有些事上,過度的堅持,會導致更大的浪費。因此,在一些沒有勝算把握和科學根據的前提下,應該見好就收,知難而退。

其次,學會變通還要學會靈活做事。

從前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叫小山,一個叫小水,他們住在同一村莊,成為最要好的朋友。由於居住在偏遠的鄉村謀生不易,他們就相約到遠地去做生意,於是同時把田地變賣,帶著所有的財產和驢子遠行了。

他們首先抵達一個生產麻布的地方,小水對小山說:“在我們的故鄉,麻布是很值錢的東西,我們把所有的錢換取麻布,帶回故鄉,一定會有利潤的。”小山同意了,兩人買了麻布細心地捆綁在驢子背上。

接著,他們到達了一個盛產毛皮的地方,那裏也正好缺少麻布,小水就對小山說:“毛皮在我們故鄉是更值錢的東西,我們把麻布賣了,換成毛皮,這樣不但我們的本錢回收了,返鄉後還有很高的利潤!”

小山說:“不了,我的麻布已經很安穩地捆在驢背上,搬上搬下多麼麻煩呀!”

小水把麻布全換成毛皮,還多了一筆錢。小山依然有一驢背的麻布。

他們繼續前進到一個生產藥材的地方,那裏天氣苦寒,正缺少毛皮和麻布,小水就對小山說:“藥材在我們故鄉是更值錢的東西,你把麻布賣了,我把毛皮賣了,換成藥材帶回故鄉一定能賺大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