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少林藥王院(上)(2 / 2)

杜遠眼睛有點發直了,喃喃說道:“現在我算是知道為什麼登封縣大街小巷都是查禁非法遊醫的文告了,趕情少林寺還和衙門勾連在一起,他這是要壟斷醫療市場哪。”

“可不是麼?這藥王院就是廣告做得好,老是標榜自己是全大明唯一一家不收患者紅包的醫院,其實人家是看不上那點小錢。這點錢怎麼和供藥商給的回扣比呀。現在居然又成立了一個分部,專治不孕不育,也不知那幫禿驢怎麼會研究這個的。”

車老板發起牢騷來沒個完,又嘟囔了幾句,突然猛醒過來,小心地問道:“二位不會也是武林中人吧?”

車老板這是怕杜遠和卓非凡也是慕名而來拜訪少林寺的武林中人,到時候隻要他們在少林寺那位高僧麵前一攪舌頭,他這生意便沒辦法做下去了,驢車非得讓幾百名少林武僧砸得稀爛不可。

卓非凡明白他的意思,笑道:“你看著我們象是武林中人麼?咱們是東疆邸報的筆帖式,來少林寺旅遊的。”

其時大明立國雖已二十四載,但西蜀未定,世祖皇帝原先亦是貧苦出身,對於吏治一節看的是最重的。他雖也設了不少的嚴刑峻法,剝皮抽筋不一而足。但奈何天下官官相護,官場文化不是他這樣一個放牛小子出身的家夥能輕易打破的。所以此時吏治雖比不得前金末期一般混亂,但亦是無官不貪的。

世祖皇帝天縱其材,某日靈機一動,下決心引入外來競爭機製,以輿論監督製衡官場。初期的南京邸報很是糾出了幾件貪腐大案,引得皇帝陛下龍顏大悅,下令天下推廣。

隻是世祖皇帝卻忘了一點,他曾提出過一個理論,叫做以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百姓前進。是以各邸報社長均為大明官吏。既是官吏,又如何不受官場文化的影響。

你想升職麼?你想加薪麼?你想換個更有油水的位置麼?

便是你不想升職、不想加薪、不想換個更有油水的位置,但你總有家人朋友,難道他們就不想謀個更好的出路麼?

是以世祖皇帝這聖旨一下,雖不知有沒有阻止多少貪腐案子發生,卻使得原先各地猶如清水衙門一般的邸報社變成了油水最足的衙門之一,哪怕隻是府台邸報社的一個小小筆帖式也敢對著八品縣尉大呼小叫昂首挺胸。

邸報社的筆帖式最喜以各種名目到各地采訪,一應花銷自有當地官府支付。當地首腦人物便是再忙,至少也得請之些無冕之王到酒樓大吃一場,再安排好飯後娛樂,臨走之前少不得還得塞幾兩車馬費。否則的話,雖然有背景的官員事後打個招呼就可以壓下負麵報道,不過這也太麻煩了是不是?

哪怕是再清廉的官員亦不敢怠慢這些人,須知哪怕你再能幹,你也不能擔保你轄地裏一點把柄不被這些無冕之王抓到。偏生這些家夥又大都有著一手生花妙筆,你扶一個老太太過馬路,亦能在他們筆下變成憂國憂民的楷模、心係百姓的好公仆。你在地上扔一張廢紙,亦能在他們筆下變成破壞環境的罪魁、地球變暖的禍首。

更有一等無恥之徒,若是你服伺得讓他們稍有不滿,他們能將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罪行都栽到你頭上去。

你要打官司告我誹謗?好啊!邸報社最最喜歡你來這一手,反正就算官司輸了也是大明財政裏的錢賠給你,自己是一文都不要出的,邸報社借此炒作一番還能出名。某些邸報社的社長甚至宣布,社裏哪個筆帖式能讓官員給告了。就給哪個筆帖式發獎金。典史三十兩,主薄五十兩,縣丞一百兩,真金白銀、童叟無欺。

如此一來,沒有後台的等閑官員哪敢惹他們,那些筆帖式的眼睛還不長到頭上去了。

現今的筆帖式如同大明的一等公民,一個八品縣尉在春運時節未必能買到長途馬車票,筆帖式卻可以輕易搞定。如若索要數目太多,一時搞不定,筆帖式就在售票處拍著窗口大罵起來:“你們與黃牛黨是一夥的,明日我便在邸報上給你曝光。”

如此一來,售票處的便是要買黃牛票也得買上幾張,恭恭敬敬地湊足數目給筆帖式送上。筆帖式還得趾高氣昂地叫罵兩句,賺足了麵子,這才肯走。

當然嘍,世祖皇帝那輿論監督地指示還是要落實的,每年邸報社也得拎出幾個不入品級的官員的痛腳出來湊湊數。至於七品以上的官員,業內亦有規矩――凡未明正典刑之前,絕不許胡亂報道,否則後果自負。

那車老板一聽說杜遠和卓非凡原來是邸報社的筆帖式,立時對他們二人肅然起敬,忙抱拳道:“原來二位是文曲星,小老兒原先不知,倒怠慢了二位。不過……”

車老板有些疑惑地眨眨眼睛:“曆來筆帖式到登封縣,都有衙門裏的馬車接送。至不濟也該雇輛馬車才是,象二位這樣雇驢車的,小老兒還是頭一次得見。”

“我們……”杜遠神秘地靠近車老板,說道:“是來暗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