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清華管理規劃(6)(1 / 3)

(4)緘默法

還有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常常取得意想不到的勝利,那就是緘默。與迎頭痛擊一樣,緘默常常可以取得良好的製勝效果。

林肯也曾用同樣的方式,取勝過一個企圖在內亂時期為難他的同僚。這人名叫甘生,是位國會議員,還是個禿子。正當內亂最緊要的關頭,他跑到林肯總統那裏,請林肯立即告訴他關於前線的實情,他還說:“無論是好還是壞,請告訴我,作為我擁護政府的報答。”林肯總統沒有告訴他實情,因為這是絕對的機密!總統目視了他很久很久,然後對他說了一句:“甘生議員,你的頭剃得多光呀?知道這些就足夠了。”於是,結束了他們的會談。

領袖們對於冒犯他們的人,往往用單刀直入的懲罰辦法,但通常都是在為了使別人沒有反駁餘地時才用。

要知道,凡是憤懣,十有八九是誇大的,往往衩一種虛榮心或者幻想所促成。當他們向你發泄時,不是認為自己的自尊心受了損害,就是在向你顯示他的所謂威嚴。所以,不管他的怒氣多麼凶狠或者多麼無知,唯一能使他平靜的辦法是:靜靜地聽他訴說,要表示你在認直地傾聽,表示我們理解他的心情,即使我們不能同意他的觀點,但也要表示極大的理解與同情。

對於一般人來講,即使錯了,也不肯輕易向當事人立即承認錯誤,要他們心服口服地認錯,得費一番心思。他們如果是個較有地位的人,就更難使他們隱退了,這完全是“自尊心”在作怪。如果我們一開頭就急於證明他的觀點是不正確的或者說是愚蠢的,那麼我們自己也做了件傻事,其結果隻能是使他們堅持己見。如果我們對他們表示出應有的尊敬和同情,了解他們的真實企圖,然後循序漸進地指出他有可能步入的誤區,我們就比較容易使他們紆尊降貴地來遷就和尊重我們的意見。

大多數人都特別需要別人的同情,許多有才幹的統治者教能深明這一點,對那些情有不滿情緒甚至敵意的屬員,表示同情的心理,使他們覺得自己是很可親近的。

所以,有才幹的人,常常在無形之中消除種種反對意見,然而,一旦這些事情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他們首先是傾聽對方訴說,並且向對方表示自己完全理解及尊重他們的意見。然後再陳述解決的辦法及自己的看法。

敏銳的人在對付反對意見的時候常常盡量地使自己作些“小讓步”。每當一個急執發生的時候,他們總是在心裏盤算著:“關於這一點能否作一些讓步而不損害大局呢?”

清華的張教授認為:一個領導者應處處為大局著想,並且應善於駕馭他人,不可因小利而破壞全局,不可因小事而失信於他人。領導者帶領大家前進的火車頭,火車頭一壞,誰也前進不了。

7.培養員工的性格

也許你是一個出色的創業者或領導者,但你的員工卻不那麼盡如人意。為了公司的發展你也許會辭掉他,但這並不是最好的辦法,因為你下一個招聘來的人也許還不如他。有一個較好的方法你可以使用,因為你是領導者,你可以培養你的員工的性格。

“人的性格對人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讓平庸的幹出驚天勸地的事業,也能使有才能的人一生碌碌無為。”上述觀點聽起來似乎有點唯心主義,但仔細分析一下身邊的人和事,每個人成功和失敗的背後,性格均發揮了重要的、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大學生被稱作“天之驕子”,躊躇滿誌,憂國憂民,事業心強,有大幹一番事業的信心和決心。所以,培養良好的性格,對他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培養員工的性格時,要找準某個方麵或誘導,或施以某種手段促使其性格形成。張教授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古時候,有一個國王,想找一個宰相。後來找到一個可以當宰相的人,國王先說要殺他,經人解說,於是要他用一個盤子,盛上滿盤子油,從東城捧到西城,不準滴出一滴,否則殺頭。這個條件,很不容易做到。他走到路上,有他的父母妻子哭他,他沒有看見。有頂美的女人,從他身邊走過,看的人不知有多少,他沒有看見。後來忽然又來了一頭瘋象,嚇得滿街的人亂跑亂跳,可是他一心一意在盤子上,仍然沒有看見。不久又遇到皇宮失火,一時救火搶火,鬧得紛亂不堪,並且在殿梁上的一巢馬蜂,被火燒出,到處飛著螫人,這人雖然被螫了幾下,可是始終沒有感覺到,仍然專心致誌的捧著油盤往前走。最後,他竟達到了目的地,一滴油也沒有滴下來。於是,國王便拜他做宰相,因為國王認為:“一個人做事,能夠這樣專心,便是喜馬拉雅山,也可以平下來,何況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