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這技術真這麼好嗎(1 / 2)

作為磁動力研究所的所長,在看到和摸到這真正的磁懸浮裝甲車後,趙明生顯所長按耐不住激動地說道:“這就是利用磁懸浮列車的原理製作的磁懸浮裝甲車的原型車嗎?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沒有磁鐵軌道,它就可以浮在空中?這個裝甲車真的有幾十噸重嗎?這怎麼可能?不可能,完全不可能,這不和常理,不和常理。”

老人自言自語著,他很頭疼,因為無能他怎麼想,都想像不出為什麼可以做到。這是一個科學家對真理的追求。

西門不是科學家,他明白不了。他隻覺得這人竟然到了黃河,也不死心,於是這一次,他又去找崔來寶,讓他把裝甲車完全停到地上,然後一起去稱重。

有這個必要嗎?裝甲車就在這兒,即使不稱,用手摸也知道是鋼鐵做的,用眼睛看也知道這麼個大家夥,絕對是輕不了。

“好好,稱稱看。”沒想到這邊崔來寶還沒有開口。那邊趙明生顯所長竟然聽到了,率先同意稱一下重。

這一下崔來寶還能說什麼,也隻能同意了。不過崔來寶也看出西門處長今天似乎是非常不高興,他不知道他到底是因為什麼,而不高興。如果知道,他一定會想到一句老俗語,叫做“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不過今天是這兵遇上了老學究,同樣也是說不清,隻是這一回,說不清的不是秀才,而是兵了。

不過趙明生顯所長顯然打錯了主意。由於目前國際軍火市場上,這履帶式裝甲車非常暢銷,所以R箭公司目前的裝甲車全都是這種履帶式裝甲車。崔來寶做實驗的這輛裝甲車,當然也是這種履帶武裝甲車。

如果說輪式裝甲車,有幾噸重,最重也不會超過20、30噸的淨重,那麼這履帶式的裝甲車則幾乎全是大家夥,即使是輕型履帶式裝甲車也沒有低於10噸的。不過這幾噸、十噸、幾十噸,麵對現在這種可以磁懸浮在空中的現像,再追究這個問題,還有什麼意義嗎?

稱重之後,趙明生顯所長是一臉失敗的落迫,是一名科學家在自己最擅長領域失敗的落迫。趙明生顯所長是國內磁動力學的權威,這是他一生的成就,也是他最驕傲自豪的成就。今天,麵對崔來寶的這磁懸浮裝甲車,他竟然看都看不懂。可想而知對他的打擊有多大。

而西門則是勝利,一個軍人的勝利,一個武無第一的勝利。也許有人會覺得西門和趙明生顯所長這麼較真,有失厚道,但是別忘了他的職業,他是國*,職責所在。

國*是什麼,字麵意思是H國安全機構。在這樣的機構工作,每一個情報都是重要的。為了H國安全,每一個情報。都得立即處理,哪裏還有時間去分析這個國*是不是在胡說八道。

如果是在明朝,這國*就等於錦衣衛。

錦衣衛的存活靠的便是上麵的信任。西門這一彙報,他們立即是一臉不信任,而且是在最高長官和領導麵前。西門自然得千方百計證明自己沒有說謊。這秘密線路也用了,上層領導人也驚動了,最後卻成了謊言。隻想一想,西門便憋了一肚子的火。

稱完重,證實這裝甲車是真的之後。那些抱持著懷疑態度的專家學者們,打消了懷疑,再次打量著這個裝甲車,抱持的心態已是不同。雖然他們還是不知道崔來寶到底是怎麼做到的,但是心態變了,他們便有了學習研究的心思。

“不知道有沒有設計圖紙?”有人開口說道,隻是看原型車,他們什麼都沒有看出來。看了半天,他們是恨不能把這車拆了。

樂說著取出了他帶來的圖紙。

有了圖紙,並不等於就可以理解了。他們拿到磁懸浮係統的設計圖之後,雖然這裏的專家學者全是華夏磁動力學的精英,但是光有圖紙,沒有理論,一群人琢磨了半天愣是沒有一個人看明白。

以中空金屬球產生磁幹涉懸浮力。是很新鮮,但是無論他們怎麼計算,即使算上金屬球的內壁,所產生的力也不可以托起這幾十噸的重量,這完全不符和物理定律。

但是這磁懸浮裝甲車就在這裏,他們剛才又是親眼看見它懸浮在空中。這是事實,一個無法辯駁的事實,所以他們不得不考慮自己算錯的可能。

這幾十名磁動力學的精英學者專家們,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他們在全心全意的解一道物理題,一道已經知道了最終答案,卻怎麼也解不對的物理題。

而這道題的本質,是所有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的,即力的平衡。想讓一個物體保持某一狀態,受力得平衡,它受到了一個什麼力,它相反方向也得受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可是現在,懸浮起來的裝甲車其本身的重力和向上的懸浮力是怎麼算,也平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