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自己不開心
◆文/佚名
已故的布思·塔金頓在他60多歲的時候,他低頭看著地上的地毯,色彩一片模糊,他無法看清楚地毯的花紋。他去找了一個眼科專家,發現了一個不幸的事實:
他的視力在減退,有一隻眼睛幾乎全瞎了,另一隻離瞎也為期不遠了。他最怕的事情終於降臨到自己的身上。
塔金頓對這種可怕的事有什麼反應呢?他是不是覺得“這下完了,我這一輩子就此完了”呢?沒有,他自己也沒有想到他還能活得非常開心,甚至還能善用他的幽默感。以前,浮動的“黑斑”令他很難過,它們會在他眼前遊過,遮斷了他的視線,可是現在,當那些最大的黑斑從他眼前晃過的時候,他卻會說:“嘿,又是黑斑老爺爺來了,不知道今天這麼好的天空,它要到哪裏去。”
當塔金頓終於完全失明之後,他說:“我發現我能承受我視力的喪失,就像一個人能承受別的事情一樣。要是我五種感官全都喪失了,我知道我還能夠繼續生存於自己的思想之中,因為我們隻有在思想裏才能夠看,隻有在思想裏才能夠生活,不論我們是否知道這一點。”
塔金頓為了恢複視力,在一年之內接受了十二次手術,為他動手術的是當地的眼科醫生。他有沒有害怕呢?
他知道這都是自己必須去做的事情,他知道自己沒有辦法逃避,所以唯一能減輕他痛苦的辦法隻有一個,那就是爽爽快快去接受它。他拒絕在醫院裏用私人病房,而和其他病人一起住進大病房。在他必須接受好幾次手術時,他還試著使大家開心——而且他很清楚在他眼睛裏動了些什麼手術——他隻是盡力讓自己去想他是多幸運。“多麼好啊,”他說,“多麼妙啊,現代科學發展得如此之快,能夠在人的眼睛這麼纖細的東西裏動手術。”
十二次以上的手術!如果換作是我,即使不是病痛的折磨,就是那種暗無天日的生活以及病床上的日子也會把我逼瘋的。
可是塔金頓說:“我可不願把這次經驗拿去換一些不開心的事。”
這件事也許讓我們明白,任何想法都改變不了已經發生的事實,真正影響我們心情的就是我們自己如何對待這些事實,讓我們開心的也許恰恰就是我們自己。正如英國著名作家約翰·彌爾頓所說:“瞎眼並不令人難過,難過的是你不能忍受瞎眼。”
創造豐富的生活
◆文/佚名
莎拉·伯恩哈特可說是最懂得如何去適應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實的女人了。50年來,她一直是四大州劇院裏獨一無二的皇後——全世界觀眾最喜愛的一位女演員。
後來,她在71歲那年破產了——所有的錢都損失了——而她的醫生、巴黎的波茲教授告知她必須把腿鋸掉。事情是這樣的:
她在橫渡大西洋的時候碰到了暴風雨,摔倒在甲板上,她的腿傷得很重,她還染上了靜脈炎,腿痙攣,劇烈的痛苦使醫生診斷她的腿一定要鋸掉。這位醫生有點怕把這個消息告訴那個脾氣很壞的莎拉。他相信,這個可怕的消息一定會使莎拉大為惱火。可是他錯了,莎拉看了他一陣子,然後很平靜地說:“如果非這樣不可的話,那就隻好這樣了。”這就是命運!
當她被推進手術室的時候,她的兒子站在一邊傷心而哭。她朝他揮了揮手,高高興興地說:“不要走開,我馬上就回來。”
在去手術室的路上,她一直背著她演出的一出戲裏的一句台詞。有人問她這麼做是不是為了提起自己的精神,她說:“不,是要讓醫生和護士們高興,他們受到的壓力可大得很呢。”
當手術完成、恢複健康之後,莎拉·伯恩哈特還繼續環遊世界,使她的觀眾又為她瘋迷了七年。
有人曾經說過:“當我們不再反抗那些下可避免的事實之後,我們就能節省下精力。創造出一個更加豐富的生活”。
碰運氣的工匠
◆文/佚名
從前有個工匠,以打製金屬裝飾品為業。這隻是一門很普通的手藝活兒,掙的錢不多。工匠常常考慮:怎麼樣才能憑自己的這點本事賺很多很多的錢,不但可以養活家人,還可以很快發財呢?
有一次,工匠出門去辦點事,在郊外碰到一大群人正鳴鑼開道、前呼後擁地過來,路上的行人都不準隨便走動。原來這會兒正趕上皇帝出巡,工匠便和其他人一起站在路邊迎候。
皇帝出來郊遊,正高高興興地四顧欣賞風景,忽然覺得頭上什麼東西不對勁,伸手一摸:糟了,頭上戴的平天冠壞了。現在離皇宮這麼遠,回去也來不及,這豈不是有損皇帝的威儀嗎?急中生智,他隻得叫貼身的侍臣問一下路上的百姓有沒有會修補平天冠的。聽了侍臣的問話,工匠馬上從人群裏站出來,恭恭敬敬地說:“小人會修。”這到底是自己的本行,工匠很熟練地三下兩下就把平天冠給修好了。皇帝非常高興,馬上叫左右賞賜給了工匠十分豐厚的財物,比他一年賺的錢還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