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對挫折的感悟(1)(3 / 3)

閑著沒事的多祿米,有一天忽然心血來潮想學一點什麼東西。當時,阿基米德已是一位十分著名的科學家了。多米祿想了一想,決定把阿基米德請來,拜他為師,學習一點幾何知識。

接到國王召見,阿基米德不敢怠慢,急忙來到了皇宮。這裏金碧輝煌,氣勢典雅。白玉大理石鋪成的透明地板,水晶珍珠般的吊燈,雕龍刻虎的巨大梁柱,把整座宮殿裝扮得格外豪華、漂亮,阿基米德一邊欣賞著宮殿中的裝飾,心中一邊想,這些宏偉的建築中不知凝聚了多少科學家和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尤其是那些精巧、別致的設計,無不反映出建造者們在數學,特別是幾何方麵很高的造詣。

從此以後,阿基米德就當上了國王的私人數學教師。剛開始上幾何課時,國王挺認真,似乎下了決心要學好這門課。可是,時間一長,多祿米的興趣就逐漸往下落了,盡管阿基米德講授的兒何學內容都很淺顯,但對於不愛學習的國王而言,一堂課的時間簡直比一年還長,他日益顯出不耐煩的情緒。

對國王情緒的變化,阿基米德看到眼裏,記在心中。他仍然一如既往的認真講課。他細心而又耐心的向多祿米講解著各種幾何的圖形、原理以及計算方法。可是多祿米對眼前出現的一個個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的圖案毫無興趣,有點昏昏欲睡了。阿基米德來到多祿米的身邊,用手推推他。這位國王勉強睜開惺忪的睡眼,沒等阿基米德說話,他反而先問:“請問,到底有沒有比你的方法簡捷一些的學習幾何學的方法和途徑?用你這種方法實在太難學了。”

聽了國王的問題,阿基米德思考著,冷靜地回答道:“陛下,鄉下有兩種道路,一條是供老百姓走的鄉間小道,一條是供皇家貴族走的寬闊的坦途,請問陛下走的是哪一條道路呢?”

“當然是皇家的坦途呀!”多祿米回答得十分幹脆,但又感到茫然不解。

阿基米德繼續說:“不錯,您當然是走皇家的坦途,但那是因為您是國王的緣故。可現在,您是一名學生。”

“要知道,在幾何學裏,無論是國王還是百姓,也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大家隻能走同一條路。因為,走向學問是沒有什麼皇家大道的。”國王多祿米眨巴著眼睛,似懂非懂地思考了一下,總算理解了阿基米德這番話的含意,於是重新打起精神,聽阿基米德繼續講課。

今日感悟

這個故事提示了一個道理:追求科學知識沒有捷徑可走,科學知識對任何人都是一視同仁的。正如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所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是沒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隻有在那崎嶇小路上攀登的不畏勞苦的人們,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

從災難中找出價值

1914年12月,大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的實驗室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損失超過200萬美金。那個晚上,愛迪生一生的心血成果在無情的大火中付之一炬了。

大火最凶的時候,愛迪生24歲的兒子查裏斯在濃煙和廢墟中發瘋似地尋找他的父親。他最終找到了:愛迪生平靜地看著火勢,他的臉在火光搖曳中閃亮,他的白發在寒風中飄動著。

“我真為他難過,”查裏斯後來寫道,“他都67歲了,不再年輕了,可眼下這一切都付諸東流了”。他看到我就嚷道:“查裏斯,你母親去哪兒了?去,快去把她找來,這輩子恐怕再也見不著這樣的場麵了。”第二天早上,愛迪生看著一片廢墟說道:“災難自有它的價值,瞧,這不,我們以前所有的謬誤過失都給大火燒了個一幹二淨,感謝上帝,這下我們又可以從頭再來了。”火災剛過去三個星期,愛迪生就開始著手推出他的第一部留聲機。

今日感悟

是的,當你的人生遭遇無情災難的時候,仍要去感謝上帝,它讓我們忤悔,讓我們反省,讓我們總結經驗——它是在讓我們從災難中找出價值。

淡泊明誌,寧靜致遠

愛因斯坦成名以後,有一次,比利時國王和王後邀請他到王宮去做客。為了表示誠意和尊重,國王按約定的時間派宮廷小汽車到火車站去接他。火車到站了,乘客們紛紛走出站台,司機到處尋找這位大科學家,他想:如此享譽全球的大人物,一定是一位衣冠楚楚很有風度的教授。可是,直到旅客們全散盡了,他也沒有找到心目中那個偉大的影子。無奈,司機隻好空車而回。他對國王說:“教授今天沒來。”國王和王後非常疑惑。半個小時後,愛因斯坦步行來到了王宮。隻見他穿著滿是灰塵的破雨衣,腳上是一雙舊皮鞋。大家誰也沒想到,這就是聲名赫赫的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