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在自己的手裏,而不是在別人的嘴裏,每當你遇到了挫折和困難,不妨握緊你的手。因為每當把手握起來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好象找到了動力和信心。
腳比路長
古老的阿拉比國坐落在大漠深處,多年的風沙肆虐,使城堡變得滿目瘡痍,國王對四個王子說,他打算將國都遷往據說美麗而富饒的卡倫。
卡倫距這裏很遠很遠,要越過許多崇山峻嶺,要穿過草地、沼澤,還要涉過很多的江河,但究竟有多遠,沒有人知道。
於是,國王決定讓四個兒子分頭前往探路。
大王子乘車走了七天,翻過三座大山,來到一望無際的草地邊。一問當地人,得知過了草地,還要過沼澤,還要過大河、雪山……便調轉馬頭往回走。
二王子策馬穿過了一片沼澤後,被那條寬闊的大河擋了回來。三王子漂過了兩條大河,卻被又一片遼闊的大漠嚇退返回。
一個月後,三個王子陸陸續續回到了國王那裏,將各自沿途所見報告給國王,並都再三特別強調,他們在路上問過很多人,都告訴他們去卡倫的路很遠很遠。
又過了五天,小王子風塵仆仆地回來了,興奮地報告父親——到卡倫隻需18天。國王滿意地笑了:“孩子,你說得很對,其實我早就去過卡倫。”
幾個王子不解地望著國王——“那為什麼還要我們去探路?”
國王一臉鄭重道:“那是因為我隻想告訴你們四個字——腳比路長。”
是的,腳比路長,遠方無論多遠,隻怕沒有追尋的雙足抵達。人生亦是如此,我們不怕目標的高遠,隻怕沒有追尋的勇氣、情、執著……隻要心頭時時燃燒著堅定的信念,一往無前的行進下去,就會驚訝地發現——很多所謂的遠方,其實真的並不遙遠。
今日感悟
是的,腳比路長。
每個人都知道,在茫茫大漠中就算有片綠洲那也是極小極小的。然而在非洲,尼羅河竟能穿行在幾千千米的沙漠地區並形成了一條長長的綠走廊,創造了世界河流的一大奇跡。這隻是因為尼羅河從未停止過跋涉。
這個峰有多高,隻要你爬,無畏地爬,不退縮地爬,你就一定能爬過!
隻因為,腳比路長。
任何抱怨都是無濟於事的
一條生活無聊的魚總想找個機會離開大海。一天。它被漁夫打撈上來,放養在一口破舊的水缸中。
每天,漁夫總會往水缸裏放些魚蟲,魚大口地吃著,累了則可以停下,打個盹。魚兒開始慶幸自己的美妙命運,慶幸現在的生活,慶幸自己一身花衣。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魚兒一天一天地遊。它似乎有些厭倦,但再也不願回到海中了。“我是一條漂亮魚。”它總是這樣對自己說。漁夫要出遠海,十天半月才能回家。魚兒隻好吃漁夫兒子的殘羹剩飯,心情極糟。
終於,消息傳來,漁夫出海遇難了。漁夫兒子收拾東西搬走了。什麼都帶上了,隻忘了那條漂亮魚。魚很悲傷,想到昔日漁夫待它實在不薄,現在卻遇難身亡,它十分悲傷。魚開始抱怨,抱怨水缸太小,抱怨夥食太差,抱怨漁夫的兒子對它無禮,抱怨漁夫輕易出海,甚至抱怨它決意離開大海時夥伴們為何不加勸阻,抱怨它所認識的一切,隻忘了抱怨它自己。
時間靜悄悄地過去了,破水缸裏的這條魚看上去的確很漂亮,但它卻是一條死魚。
今日感悟
當困難和災難來臨時。任何抱怨都是無濟於事的。如果我們不能去改變,那我們就去適應,然後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擺脫現狀。
跳蚤變成爬蚤
在人為的幹涉下跳蚤變成“爬蚤”,並非它已喪失了跳躍的能力,而是由於一次次受挫學乖了,習慣了,麻木了。最可悲之處就在於連“再試一次”的勇氣都沒有。行動的欲望和潛能被自己扼殺!科學家把這種現象叫做“自我設限”。
很多人的遭遇與此極為相似。在成長的過程中特別是幼年時代,遭受外界(包括家庭)太多的批評、打擊和挫折,於是奮發向上的熱情、欲望被“自我設限”壓製封殺,沒有得到及時的疏導與激勵。既對失敗惶恐不安,又對失敗習以為常,喪失了信心和勇氣。漸漸養成了懦弱、猶疑、狹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擔責任、不思進取、不敢拚搏的精神麵貌。
今日感悟
一個人在一生中總要遇到各種各樣的遭遇,有的人會因為遭遇而痛不欲生,有的人會因為遭遇而奮發圖強。並在這種挑戰中錘煉自己的品格,這種人成功的機率很高。
沒有捷徑可以走
古希臘的阿基米德不僅是一個卓越的科學家,而且是一個很好的老師,他生前培養過很多學生,在這些學生中有一個特別的人物,他是希臘國王多祿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