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培養樂觀的心態(3 / 3)

這天,散步回來的威廉收到一封出版社的來信,說真的,威廉高興了一陣,他還以為是出版社要出版他的小說了呢。結果拆開一看,既不是出版通知,也不是退稿信,而是一封道歉信。信上說,出版社不小心把他的小說原稿弄丟了,特此致歉。威廉看到這幾乎要瘋了,因為他根本沒有留底稿,為了盡快出版,他一寫完就把原稿寄出去了。那一刻,他癱軟在地,覺得整個世界都完了。命運對他太殘酷了。

後來朋友勸他放棄寫作,並為他找了一份工作。威廉拒絕了,他說:"隻要我還活著,我就不會放棄!任何人都不可以叫我放棄!"威廉借了朋友的一筆錢,有開始了艱苦的創作。

終於有一天,曾經的出版社來信告訴他,他的小說找到了,並願意以50000美金的價格買下它的版權,還承諾,以後威廉任何一部作品他們都願意出版。

威廉因此紅遍了英國,可誰知道曾經的威廉是那麼的窮困潦倒呢。

是的,人生充滿了變數,我們永遠無法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那麼麵對人生的各種遭遇,我們應該以怎樣的一種態度來對待它呢?消極的逃避還是勇敢的麵對。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選擇,別人的生活方式我們無法幹預,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如果你想成功,你想有那麼一天,你的付出能得到回報,那麼我們就應該笑對人生所遭遇的一切,大喜大悲,大起大落,苦辣酸甜,一切付諸談笑間。不是我們不在乎,而是以笑來告別不幸,以笑來迎接希望。試著每天對別人微笑,也對自己微笑,終有一天,全世界都會向你微笑。

樂觀的人更容易成功

有位心理學家欲對一對孿生兄弟作"性格改造",因為其中一個過分樂觀,而另一個則過分悲觀。一天,他買了許多色澤鮮豔的新玩具給悲觀孩子,又把樂觀孩子送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車房裏。第二天清晨,心理學家看到悲觀孩子正泣不成聲,便問:"為什麼不玩那些玩具呢?""玩了就會壞的。"孩子仍在哭泣。心理學家歎了口氣,走進車房,卻發現那樂觀孩子正興高采烈地在馬糞裏掏著什麼。"告訴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親宣稱,"我想馬糞堆裏一定還藏著一匹小馬呢!"樂觀者與悲觀者之間,其差別是很大的:樂觀者看到的是油炸圈餅,悲觀者看到的是一個窟窿。每一個人在生活中總經意或者不經意地成為別人的"領導",作為領導就必須學會永遠樂觀。當領導的必須是樂觀向上的人,天天如沐春風,激情四溢,並時時將春天的氣息傳達給部下,讓大家的情緒高漲。樂觀的人是不怕失敗的人,有天塌下來當被蓋的豪情。即使明天就要滅亡,今天還要笑著對大家說,我們將取得偉大勝利。樂觀的領導凡事往好處想,麵向未來,永遠精神抖擻,鬥誌昂揚。整天愁眉苦臉的領導,不會讓手下心花怒放,甩開膀子拚命幹。所以,樂觀的領導永遠會給部下指明方向,不會讓大家閑著,閑著就會不思進取,就會勾心鬥角。隻有大家永遠忙著,團隊的精神麵貌才好。

成功的人總有樂觀的生活態度

自信和樂觀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可以從下麵兩個故事來看出自信和樂觀的重要性。

在病房裏,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裏看見窗外的一棵樹,葉子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他對自己說道:"當所有的樹葉全部掉光的時候,我也就要死去了。"這句話被一個畫家知道了,於是畫家在深夜,爬上了樹,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秋天過了,冬天來了。冬天過了,春天又來了,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也正是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需要保留一份自信在心底,這樣才能夠保證更好地從事工作。培養樂觀的態度,是每一個人必須致力的。有這樣一則笑話:樂觀者發明了遊艇,悲觀者發明了救生圈;樂觀者建造了高樓,悲觀者生產了救火栓;樂觀者都去做了玩命的賽車手,悲觀者卻穿起了白大褂當了醫生;最後樂觀者發射了宇宙飛船,悲觀者則開辦了保險公司。可見對於一個人來說,保持樂觀的態度是相當必要的。一個人樂觀與否說到底是一個思想意識問題。彌爾頓在《失樂園》中有一句話:"意識本身可以把地獄造就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騰成地獄。"很多人的困難和煩惱甚至是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他們看問題的觀念和態度有問題。如果仔細觀察便會發現,凡是成功的人總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而凡是失敗的人總是人生態度有問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使人的目光總是向著明天。遇到困難的時候,成功的人總能客觀全麵地分析,既不把責任全推給別人,也不妄自菲薄;既不過分執著,也不會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