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他躺在一條瀑布旁邊,努力給自己正在創作的一篇童話寓言加上像拉封丹那樣華美的詩意裝飾。可是,他冥思苦想、斟酌推敲,卻毫無所獲。迷茫之中,他突然看到寓言女神出現在他的麵前,微笑著對他說道:“幹嗎要這樣吃力不討好呢?真理需要寓言的優美,可寓言何必要這種和諧的優美呢?你這是往香料上塗香料啊。寓言隻要是詩人的發現就夠了。一位不矯揉造作的作家,他講的故事應該和一位智者的思想一樣才對。”說罷,女神消失了。他睜開眼才發現,是他做了一個短暫的夢。
寓言女神的話深深地觸動了他的靈魂,從此他掙脫了無形的枷鎖,他的寓言更注重故事的簡練和智者的思想與發現。經過長期的努力,他終於成了一個有個性和獨創精神的偉大的寓言家和作家,成了一個努力把自己的寓言寫成“神聖幻象的神諭”的人。
萊辛追逐寓言家的曆程雖然艱辛,但他一直沒有放棄,即使是做夢都在思考如何創作。最終,他找到了叩開問題之門的方法,成為了一代大家。
課堂精講
突破自我,才能夠突破困境。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遭遇困境和難題,而有時候我們往往就是問題的根源,因此,當我們遇到困境和難題的時候,要勇於自我挑戰和自我超越,突破了自我,就找到了擺脫困境的方法。
生命是一個不斷改變以適應外界變化的過程,隻有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積極改變,才能戰勝生活中的重重困難,走向成功。
課後總結
隻有突破自我,才能夠找到戰勝困難的方法,否則我們就會被困境所湮沒。
順應變化才能駕馭變化
課堂導讀
幾年前,有兩個人在上海各自開了一家湘菜館。起初兩家餐館的生意都不錯,但兩位老板的思路和想法卻迥然不同。一位老板認為湘菜是多年流傳下來的特色菜,絕不可以更改,一改便沒了特色。因此,這家餐館按部就班地經營著自己的傳統湘菜。
另一位老板心思活躍,他發現上海的餐飲業競爭十分激烈,喜歡傳統湘菜的人口味也在變化。於是,他便吸收粵菜和湘菜的一些特點推出了新派湘菜。這種菜肴既不失湘菜的特色,又滿足了人們口味的變化,因此,生意越做越火,在上海很快就開了三家連鎖店。固守傳統湘菜思路的老板能維持經營,但幾年來規模仍然是原地踏步,沒有任何發展。
課堂精講
諸葛亮說:“腐儒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什麼是識時務呢?識時務即指認清事物的變化方向,了解問題的特征,就如同垂釣之人了解魚的習性,湘菜館老板了解湘菜的發展趨勢一樣。懂得這樣做的人才是高明之人,才堪稱俊傑。
任何事情都不會按照我們的主觀意誌發展、變化。我們要想戰勝困難,在事業上取得成功,首先要認識問題,然後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改變自己的思路和行為方式。在順應事物變化的同時,方可駕馭變化,走向成功。
課後總結
做一切事,解決一切問題,我們都必須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自己,不斷地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方法,做到以變應變。
這個世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世界,隻有先承認變化,認識變化順應變化之後才能駕馭變化,而這一切都要從我們自身做起。
敢於挑戰高難度工作
課堂導讀
1992年底,78歲的IBM仿佛患上了老年癡呆症,陷入了虧損額50億美元的泥潭裏,舉步維艱。昔日威風八麵的藍色巨人變成了沒人理睬的乞丐。後來,IBM費盡力氣,終於說服了路易·郭士納前去執掌帥印。於是,被媒體描述成“一隻腳已經踏進了墳墓”的IBM,迎來了這位對IT行業完全陌生的新CEO,後來被世人津津樂道的傳奇人物郭士納。
當時,很多人對郭士納投去了懷疑的眼光或冷嘲熱諷的態度。他們認為:一個靠經營食品起家的人,一個對計算機完全外行的人,如何能擔當得起這一重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