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探望臣子,按理臣子該入宮答謝,並且向皇帝彙報這幾日發生的事。康熙見時機已經成熟,就把平日和自己一同練習摔跤的衛士們找來,安排好捉拿鼇拜這件至關緊要的大事。康熙對衛士們說:“你們是怕我,還是怕鼇拜?”這些侍衛平日早被灌輸了憎恨鼇拜的思想,便齊聲回答:“我們隻怕皇上。”康熙接著說:“鼇拜身為輔政大臣,卻有違祖先規矩,處處安插親信,排斥異己,擅殺大臣,實在是太過分了。”說著,他禁不住提高了嗓門,“那天的事,你們都看到了,他在被子下邊居然藏著刀子,膽敢害到皇帝頭上來了。朝廷裏的大事,都由他在家裏商量好了才啟奏,我這個皇帝還有什麼可做的?照這樣下去,大清什麼時候才能富強?”接著,他放低嗓門,對侍衛們說:“你們雖然年輕,可都是我的親信。要除掉鼇拜,隻有靠你們!”接著,便把早已深思熟慮好的計劃告訴了衛士們。這批侍衛聽了,個個摩拳擦掌,隻等著鼇拜前來,以執行皇上布置好的任務。
鼇拜進宮的時間到了。他依然像往日一般,大搖大擺,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來到皇帝的住處,隻見平日那些孩子侍衛們正準備著練習摔跤,一個個蓄勢待發,好像士兵即將出征一般。看著這些娃娃又在鬧著玩兒,鼇拜一臉的不屑。不料那群孩子突然衝上前來,抱腰的抱腰,擰腕子的擰腕子,蹬腿窩的蹬腿窩,一下子跟這位滿人裏的“巴圖魯”大臣較起了勁。初時,鼇拜還以為小皇帝跟自己鬧著玩,便聽憑那些娃娃掰了自己的腕子,揪了自己的辮子。待到一群孩子把他扳倒在地上,他才覺得不大對頭,斜著眼去瞧指使他們的皇帝,隻見康熙一臉的冰冷,又聽得小侍衛們滿口的怒罵,方才覺得大事不妙。這時他再要掙紮,已經遲了。鼇拜一下子被捆了個結結實實。
拿了鼇拜,康熙立刻召集大臣,把鼇拜交給他們審理。大臣們早就恨透了這位專橫的顧命大臣,一樁樁列舉他的罪狀,一致要求將他處死。康熙聽了,倒沒有讚成大臣們的意見,隻說了一句:“念他替朝廷效力多年,軍功卓著,免死。”死罪可免,活罪難饒,鼇拜被判終身監禁。而他那些死黨,則被一網打盡,處死了一批,另一批判了刑。
剪除鼇拜之後,康熙帝勵精圖治。在他統治下,一個個棘手的問題迎刃而解,滿清政權開始進入全盛時期。
要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才華,要想成功,就要學會忍耐,能屈能伸才是男兒真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