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紮紮實實守住自己的目標(3 / 3)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2年世界田徑錦標賽在斯圖加斯舉行,“馬家軍”包攬了女子中長跑的3塊金牌,震驚了整個國際田徑界。在1993年舉行的七運會上,“馬家軍”主力王軍霞將萬米世界紀錄縮短了近42秒,曲雲霞打破了3000米的世界紀錄。馬俊仁成功了。

在通往理想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這種阻礙可能是主觀的,也有可能是客觀的。麵對這些阻礙,我們要守住自己的目標,這樣才會獲得成功。

喜歡文學的朋友對塞林格一定不會陌生,他是美國當代最負盛名的小說家,他的《麥田裏的守望者》被認為是美國文學的“現代經典”,其總銷售量已超過千萬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如果是其他一些人肯定會盡情地享受,買豪宅、坐豪車,極盡張揚。

然而,塞林格卻堅持自己的理想,走上了一條相反的道路。成名後,他退隱到新罕布什爾州鄉間,在河邊小山附近買了九十多英畝土地,在山頂築一座小屋,周圍種上許多樹木,外麵攔上六英尺高的鐵絲網,網上還裝有警報器。每天八點半帶了飯盒入內寫作,下午五點半才出來。家裏任何人不準打擾他,如有要事,隻能電話聯係。他平時深居簡出,偶爾去小鎮購買書刊,有人認出他,他馬上拔腿就跑。他不喜歡過多的社交,有人登門造訪,得先遞上信件或便條;如果來訪者是生客,就拒之門外。他也不喜歡自造輿論,成名後,隻回答過一個記者的問題,那是一個16歲的女中學生,為校刊寫稿特地去找他的。

塞林格永遠值得我們尊敬。一個人在沒有能力獲得享受時主動放棄享受,並不是一個怎樣了不起的事,難就難在當享受唾手可得,卻不向欲望投降,自覺地堅守自己的生命目標。正是這種視創造為生命、淡泊享樂的性格使塞林格的作品保持了持久的藝術魅力。他的作品哪怕是一個短篇,一經發表,也會馬上引起轟動。

目標不能遊離不定。每個人麵對目標,都不能三心二意。誰遊戲人生,人生就將會遊戲誰,到時候隻會落得個老大徒傷悲。

當然,年輕人在事業的開端有多個目標是很正常的,這好比羅盤指針在被磁化之前所指的方向是不確定的,隻有在被磁石磁化而具有特殊屬性之後,才成為羅盤。同樣,一個人一開始可能確定不了自己的方向,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他最終就會也必須確定一個自己發展的目標。

如果確定的目標被證明是正確的,那就應該像衛星導航船一樣,堅定不移地為目標而奮鬥。風平浪靜時,衛星導航船將一直朝著它要到達的港口航行,當風起雲湧時,衛星導航船即使在狂風暴雨中也會一直堅持著它的航線。衛星導航船在海中航行時永遠隻會看到一樣東西,那就是它所要到達的港口。不管天氣怎麼樣,或者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它到達港口的時間會在幾小時之內就被預測出來。一艘想到達波士頓的船決不會在紐約出現。

在為目標奮鬥的道路上無論怎樣貧苦、怎樣不幸,都應該有自信,甚至自負。應該蔑視命運的考驗,守住自己的目標,相信好日子一定會到來。守住目標,守住希望,永遠期待著好日子,鼓起勇氣,減輕負擔,不斷克服橫在我們道路上的困難、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