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死後,新的大王即位。剛開始的時候,新大王對吳起很是器重。但是有個叫公叔的人當了國相。公叔雖然娶了國君的女兒,但是他對吳起特別畏忌。公叔的侍從分析吳起的為人,認為吳起為人有骨氣又特別喜愛名譽和聲望,因此勸告公叔跟國君說吳起特別賢能,但魏國實在太小,又與強大的秦國接壤,吳起必然沒有長久留下的意思,國君必然會問這該怎麼辦。公叔可以建議大王用下嫁公主的辦法來試探吳起。如果吳起打算長期留在魏國,一定會十分開心地答應娶公主。如果他並沒有長久的打算,他肯定會推辭。然後公叔再找個機會請吳起到自己家中,故意讓妻子對自己大發雷霆,而且對自己很是鄙視,這樣吳起就會認為公主們都是這樣,肯定會有損他的威望,於是絕對不敢娶公主。公叔覺得這個辦法可行。於是依計而行,果然吳起見到公主如此刁蠻,很是委婉地謝絕了大王。於是大王對吳起產生了懷疑,吳起擔心因此而遭到禍害,於是離開了魏國,去了楚國。
楚王早就聽說吳起很是賢能,吳起一到楚國便任命他為國相。吳起果斷地進行改革,而且製定了很多嚴格的法律,依法而行,這對那些肆意妄為的王公大臣來說,無疑是個重大的打擊。於是他招來很多的怨恨。與此同時,他十分注重軍事力量,不但向南平定了百越,吞並了陳國和蔡國,而且還打退韓、趙、魏三國的聯合進攻,並且討伐了秦國。各國都對楚國的強大十分憂慮,楚國的一些人也對吳起十分嫉恨,但是由於有楚王的保護,吳起也能夠令行禁止,有了很高的聲望。等到楚王一死,一些對吳起有仇的人就發動親信攻打吳起,吳起逃無可逃,隻得逃到楚王停屍的地方,趴在楚王的屍體上。於是,那幫人趁機用箭射殺吳起,但同時也射中了楚王的屍體。後來太子即位,將那些人統統誅殺,因此而被誅滅的人有七十多家。
吳起在楚國的改革令行禁止,因此得罪了很多的人。如果吳起能在楚國變法成功之後,在楚王去世之前及時身退,隱姓埋名,遠走他鄉,或許還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而用不著被亂箭射死,當然吳起很是聰明,他臨死的時候還設計了一個圈套,最後讓他所有的仇人都賠上了性命。
吳起可謂是聰明絕頂,他知道如何得到國君的信任,他知道如何得到士卒的擁護,他也知道如何才能建立一個軍事大國。他對外用兵,很少有吃敗仗的時候,他也遇到十分善待他的國君,但為什麼他不得善終呢?原因就在於他太聰明了。殊不知至巧不敵至拙,他如果表現得十分地笨拙,肯定會麻痹很多仇敵,肯定也不會遭到如此的攻擊。
境界談
學會表現笨拙,是為了更好地適應。表現太優秀的人容易受到攻擊。
自我尊重和尊重別人
人要學會自我尊重和尊重別人。要學會用一種初相識的心態去對待別人,這樣才能既尊重別人,又使得自己得到尊重。
人首先要學會尊重自己。
尊重自己在於從來不輕視自己,這是尊重別人的基礎。人們往往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別人;比如在魚的想象中,鳥一定是會飛的魚。因此人要想尊重別人,首先就要尊重自己。即使不想尊重別人,也要尊重自己。從來都不要看輕自己,不要把自己想象得一無是處,即使其他人都認為自己不行,也要認為是別人錯了,而不是自己真正不行。人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實現理想,因此就必須樹立理想。人是要有理想的,沒有理想的人跟行屍走肉沒有任何區別。
尊重自己還要尊重自己對自己的承諾。樹立了理想,對自己有了一個承諾,那麼新的生活就正式開始了。在這種新的生活中,人們要對生活投入熱情,要讓生活中充滿陽光和希望。約定了今天要做的事情,今天一定要完成,明天要做的事情,明天也一定做到。這樣一天天下去,是很容易實現自己的理想的。
尊重自己還在於不自我輕賤。不要把自己看得很卑微。即使自己確實一貧如洗,也不要如此看待。什麼叫窮人,那些沒有思想、沒有文化、沒有抱負、沒有人性的人才叫窮人,而那些雖然沒有錢但是有思想、有文化、有抱負而且通人性的人怎麼能叫窮人呢?他隻不過是沒錢,所以頂多是暫時被困了。
尊重自己的同時還要尊重別人。尊重別人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的勞動,要對別人的勞動給予比較積極的評級,即使別人做得確實不好,但是你完全可以不說,或者說還不錯,不過有些地方可以改進。永遠都要提建設性建議,而不要提破壞性建議。一個人的勞動成果是應該被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