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一倒,朝中王公大臣精神振奮,紛紛上奏彈劾年羹堯的罪狀。有的說他與靜一道人鄒魯等圖謀不軌;有的說他縱容汪景琪著《西征隨筆》攻擊朝廷;還告他擅調官兵捕郃陽鹽梟時,枉殺百姓800餘人……經刑部核實,其罪共92條,供詞明白,依律當大辟,其父及兄弟、子孫、叔伯之子、兄弟之子年方16歲以上者皆斬,以下及婦女給功臣家為奴。雍正看到奏折後,略有所思,然後說:年羹堯有大功於前,姑且從寬,令其自裁。兒子年富斬首。餘下15歲以上者充軍邊關。其父年遐齡、其兄年希堯革職免罪。
年羹堯雖死,但隆科多仍在,隆科多雖頗有算計,此時也不得不考慮自己的處境。想到皇上對他也起了疑心,更擔心雍正帝的緹騎出沒無常,於自己不利,趕緊向雍正帝提出辭去兼職的步兵統領。雍正帝見奏折立即批準,隆科多頗感踏實。他那裏想到,他的一舉一動,雍正帝都清清楚楚。
雍正五年,田文鏡上書彈劾隆科多,接受年羹堯賄賂,對年羹堯有所庇護。雍正帝降旨,削去太保,革去尚書,令其去阿攔善山築城墾地。據清史記載,隆科多把持朝政,權傾內外,而雍正帝無論是下詔或傳諭,必稱舅父隆科多,一時群臣不知所措。而實際是已有除去隆科多之意。田文鏡有一幕僚鄔先生,善陰陽八卦。有一次,問田文鏡:“不知大人想當一名有名的督撫,還是當一名平平庸庸的督撫?”田文鏡說,必須當一名有名望的督撫!鄔先生說,我代大人擬一奏折,內容你不必看,也別問,直接上奏給皇帝保證此事大成!田文鏡很相信鄔先生,將奏折呈上,事情果如所言。實際鄔先生聽田文鏡每次上朝下朝所議論的宮廷諸事,才作出準確判斷的。
隆科多發往阿蘭善山後不久,都察院又上一本羅列隆科多的罪狀:私鈔玉牒,收藏於家;將聖祖仁皇帝禦書貼在廂房,視為玩具;等等共計41款。雍正帝命緹騎去阿蘭善山,將隆科多逮捕歸案。念其是他的舅父,免其正法,囚禁於暢春園外麵三間小房裏。
雍正六年隆科多鬱悶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