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眾人的奮戰,奇跡出現了!一個月沒到,白雲村完成了“一個月造林500畝”的任務,栽植樹木15萬多株。同時,村民也分到了每畝6元的栽植補助款,在一個國家幹部每月工資僅20多元的年代,這筆錢足夠給每家的娃娃老人添件過年的新衣裳呢。李誌銀高興了,終於鬆了一口氣!
罰款先從自家兌現
樹栽容易,管理不易!
原先村民把牛羊趕進山林就甩手不管,可植樹後,村民的牛羊放養卻讓李誌銀大傷腦筋。一段時間裏,植下的樹苗總是被牛羊糟蹋。李誌銀心疼不已,立即擬出製度,並請專人進行管理。經村裏多次修改論證後,一份詳細的管理方案在村民大會上通過:牛羊損壞的樹苗,必須重新補植,並按規定罰款。可起初大家對這份規定沒當一回事。一天,村會計的牛羊損毀了樹苗,按照規定要罰款100元!當時的一百元相當於一位國家幹部4年的工資,村會計哪裏賠得起?他便耍賴了,說不少人家的牛羊損壞了樹苗,有誰賠過錢?村會計的親戚便找李誌銀說情,李誌銀哪裏肯買賬。就在他為罰款的事大傷腦筋時,沒想到自己的女兒惹事了。一天,李誌銀的侄女到家裏來玩耍,和自己女兒一起上山挖豬草,因侄女不是本村人,不知道村裏有規矩,她進入林子便挖壞了幾棵樹苗。李誌銀知道這事後,當天下午,他就寫上一塊牌子插在村口最顯眼的地方,上麵寫道:李誌銀的家人無故進入林地,損壞樹苗兩棵,按規定罰款12元,並補種樹苗2棵。李誌銀把罰款交給護林人員,並親手補植了樹苗。
就這樣,村民見李誌銀罰款先從自己兌現,不少人再也不敢軟拖硬抗,都相繼交出了罰款。
永恒的記憶
白雲村的樹木漸漸長大,白雲村的植樹造林成績得到了周邊地區的關注,李誌銀個人也多次被評為植樹造林先進個人。1989年,他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光榮稱號;1993年,他又當選為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最讓李誌銀終生難忘的是,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誌親切接見了他。他每次回憶這一激動人心的情景時,忍不住熱淚盈眶,他說:“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成績,是全村老少同甘共苦換來的榮譽。”
樹木成蔭了,李誌銀也是滿頭花白。這一天,李誌銀卸任了,他獨自在鬱鬱蔥蔥的森林中遊走,像在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絮叨著,還用手指掐算著:60多萬株樹木,按每株樹木15元的價格估算,參與植樹造林的家庭人均可分到3萬元,何況這些樹每年還在按每株1到1.5元的價格增加呢……
這位全國勞動模範掐著算著,便在林中哈哈大笑起來,那是一種多麼自豪多麼幸福的笑聲!
少年英雄李芝敏
1993年6月1日,巫溪縣龍王學區正在舉行“六一”兒童節慶祝活動,八百多名少年兒童彙聚在中心校歡度節日。文藝節目表演完畢,學區對優秀少先隊員進行表彰。少先隊員李芝敏接過自己的獎狀時,心情激動不已。當他走下領獎台後,臉上依然滿是幸福的微笑。可他哪會想到這幸福的兒童節,竟是他人生的最後一個“兒童節”。
李芝敏
下午3點,慶祝活動結束後,李芝敏與同學譚玉林、殷恒亮和殷建軍一道回家。到了山梁上,烈日烤得大家口幹舌燥。這時,12歲的殷建軍撲在路邊的流水溝裏,“咕嚕咕嚕”喝了個痛快,可他沒注意到額上沾滿了稀泥。眾人看著殷建軍成了大花臉,都哈哈大笑起來。
一陣嬉戲後,李芝敏和同學到了黴腦殼梁子,見山路上方有一口大防旱塘,前幾天下雨時積滿了水。殷建軍喜出望外,跑到塘邊準備洗臉。可他剛蹲下去,手還沒觸到水麵,腳下一滑,便跌落在水塘裏。隻見他雙手在水麵上晃幾下,便沉下去了。殷建軍掙紮著,雙手亂抓亂刨,一會兒又漂浮起來。
塘中的水既渾且深,大家被這突如其來的情況嚇傻了。這時,能遊泳的李芝敏醒過神來,他縱身跳進水塘,向殷建軍遊去。近了,更近了,他閃電般抓住殷建軍伸出水麵的小手。李芝敏想順勢把殷建軍拉向岸邊,不料瀕臨死亡線的殷建軍抱住了李芝敏的脖子,越卡越緊。兩個人扭成一團,慢慢向下沉去。盡管李芝敏會遊泳,可他身體被殷建軍抱得緊緊的,哪裏還能遊水?他一邊掙紮,一邊掰開殷建軍的手,然後抓住殷建軍的雙腳,使勁向塘邊推去。
岸上幾位同學,見李芝敏拖著殷建軍漸漸靠攏水塘邊,一位同學脫下褲子,抽出人造革皮帶,拋向殷建軍,將殷建軍拉上岸來。殷建軍被救上岸了,可李芝敏已精疲力竭,雙腳陷入塘底淤泥中,哪裏還能掙紮?他的身子便沒入渾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