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自序(1 / 1)

薛桂輪 著

1933年著者作為參議隨黃慕鬆赴新疆宣慰,不幸新局迭變,未能成行,但他對西北的沿途視察見聞,記錄詳實,頗能體現工科學者實業救國、服務邊疆的人文精神。尤其關注新疆問題,探求解決新疆問題的新途徑。提出了新疆問題的實質是人的問題,並號召人們“還是到西北去”。

予自民三遊學美國考勞拉度礦務大學,目睹該省與美國西部之發達,深感夫礦業實為開發邊塞之利器,拓殖建設之先鋒。民八返國,即以所學服務邊疆為職誌。更有鑒乎國人視線之短狹,中原之擾攘,內爭之不已,外患之日亟也,竊欲摭拾邊務,發為文字,冀以喚起同胞之注意,轉移群眾之目標。故於民十五編著《新疆問題》。民十六譯述《英國侵略西藏史》。民十七創辦《東北礦學會報》。而己身則跋涉於白山黑水之間,披荊棘、辟草萊,足跡所及,殆遍遼、吉、黑、熱諸省。九一八事變,予適在漠河探礦,方期按步發展,克遂初衷。詎意局勢日非,前功盡棄。國患家難,萃於一身。不得已遁跡故鄉,息影滬濱。然為礦業努力、為邊疆犧牲之素誌,未敢稍餒,且因此而益堅焉。本年五月,會中央派黃公慕鬆宣慰新疆。黃公不以予為不才,畀以參議。予乃淬勵籌備,欣然就道。竊意此行堪償夙願,庶幾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也。不幸新局迭變,宣慰提前結束,予竟未克達目的地,遺憾滋多。惟沿途視察,每日有記。對於宣慰之真相、新疆之問題、西北之內容,悉本見聞,據實揭曉。刊行於世,聊當芹曝。愛國誌士,倘不以為明日黃花,進而探求解決新疆問題之途徑,樹立發展西北步驟之基礎焉,則尤不才之所馨香禱祝者矣。

民國二十二年十月錫山薛桂輪自序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