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萊多經曆了許多藝術大發展時期,許多藝術風格在建築景觀以及各曆史遺跡構圖方麵都有所體現。建造於1514~1544年間的聖十字博物館是西班牙最早的文藝複興時期建築之一:其圓形屋頂和內部結構是從哥特式藝術中借鑒而來的。其結構外形體現了穆德哈爾式建築風格,其門廊則是華麗裝飾藝術風格盛行初期的典範。托萊多有許多教堂,從西哥特式風格教堂到18世紀巴洛克藝術風格的建築。整個托萊多古城代表了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體現了重大藝術成就的連續繼承性。無論在西哥特人統治時期成為擴張至納博斯地區的一個王國的首府,還是在文藝複興時期成為西班牙最重要的藝術中心之一,托萊多城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托萊多為那些已經消失了的文明提供的見證,包括羅馬時期,西哥特時期,科爾多瓦埃米爾統治時期,猶太人文化以及中世紀基督教文化。托萊多還保存了許多代表西班牙黃金時期的15世紀和16世紀建築的傑出作品。
托萊多大教堂
從城中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看到托萊多大教堂,它至今仍是羅馬教皇派駐西班矛的紅衣主教駐節地。曆經200年的修建曆史和天主教堂——清真寺——天主教堂的多次轉換。教堂高90米,寬75米,進深113米,規模空前。聳立的大教堂是托萊多最耀眼的地標,無論從城裏哪個角度,都會一眼看到這座象征天主教在西班牙無邊權勢的建築物,至今西班牙的宗教領袖——首席紅衣大主教還住在這裏,是該國深厚宗教傳統的起源之地。
6世紀時,這裏就有天主教堂的前身,摩爾人時代被改成回教清真寺。天主教徒收複托萊多後,又大興土木重建。現在大教堂的結構是從13世紀開始動工修建的,一直到15世紀才完工。在這期間,穆迪劄爾、巴洛克及新古典主義風格,漸漸加進這個原來以哥特式為主的建築。大教堂內藏有無數珍寶,堪稱伊比利半島之最,代表著前所未有的財富與繁榮。
大教堂內部裝飾完成於18世紀,主體建築為哥特式風格,內部裝潢吸收了穆德哈爾等藝術特點,可以說是一座集多種建築藝術風格的龐大建築群,是西班牙最大的教堂之一。
教堂正門側麵鍾樓高90米,上掛一口重17.5噸的大鍾。主堂長112米,寬56米,高45米,由88根大石柱支撐。主堂周圍有22個小祠堂。唱詩室位於主堂中央,唱詩班的兩排座椅是西班牙木雕藝術的瑰寶,上排為文藝複興式,下排為哥特式,兩種風格水乳交融。上排座椅上方刻著聖人像,下排座椅上方的雕刻則表現了光複戰爭中收複格拉納達的曆史場麵。聖器室原為教堂聖器室,現為繪畫珍品陳列處。頂棚上的巨大油畫由盧卡斯.霍爾丹所作。
阿爾薩加古堡
阿爾薩加古堡是托萊多另一處名勝,它是16世紀西班矛全盛時期的象征,也是伊莎貝拉女王的居住地。1085年,阿拉伯人被趕走,1088年,托萊多成為西班牙首都,但西班牙仍處於長期分裂中,直到1469年,南部亞拉崗國王費迪南多與北部伊莎貝拉女王結婚,才告結束。正在這時,遊說英法等國多次碰壁的意大利水手哥倫布帶著尋找新大陸的學說和計劃來到西班牙,伊莎貝拉女王意外地接受了在當時被視為瘋子的哥倫布的學說。但剛統一的西班牙國庫空虛,伊莎貝拉女王就用自己的私房錢為哥倫布造了三條船,讓哥倫布去實現他尋找新大陸的夢想。1492年8月,這三條船帶著哥倫布開創了發現新大陸的偉大事業,西班牙也由此開始了自己世界霸主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