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經濟危機拉大貧富差距(1 / 2)

美國的經濟危機對中產階級和貧困家庭的打擊最大,失業使這些家庭的財務狀況受到極大影響,而其後遺症是美國貧富差距更加拉大。

美國人口普查局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2008年,美國家庭年收入13.8萬美元以上的家庭約占美國家庭總數的10%,他們被稱作是美國最富有的家庭。而接近或低於貧困線的家庭平均年收入隻有1.2萬美元,兩者相差10.5倍。

美國各階層家庭的年收入在2008年普遍下跌,但是中低收入家庭下跌幅度最大。2008年美國家庭中位收入由5.2163萬美元下降到5.0303萬美元,這不僅消除了10年來美國家庭收入的增長,而且是1997年以來美國家庭收入的最低點。

2008年,美國的貧困人口比例跳升至13.2%,為11年新高。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弗雷曼說,人們對貧富差距的加大不會感到意外,失業率上升使得那些沒有黃金降落傘(企業的高級管理層或離任的政府官員在失去他們原來的工作後,在經濟上會得到豐厚保障)的普通大眾缺少必要的經濟保障。

分析家們認為,一波又一波的裁員潮是加大貧富差距的主要原因。在經濟危機中,那些富裕的美國人感到痛苦的是被減薪,但是底層的工人卻常常保不住飯碗,要在失業的旋渦中掙紮。

在美國的主要城市,如亞特蘭大、華盛頓、紐約、舊金山、邁阿密及芝加哥等大都市貧富差距最大。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多年來這些城市的中產階級逐漸搬離城市而到郊區生活,城市中貧困人口數量不斷上升。一些工業城市,像匹茲堡、克裏夫蘭及水牛城等地的貧富差距也在拉大,這主要是因為美國的製造業萎縮,裁員人數上升,導致勞工階層收入減少。

新興城市如亞利桑那州的邁沙、加州的河邊縣、得州的阿靈頓和內華達州的亨德森,由於中產階級人口不斷增長,貧富差距最小。

統計還發現,美國最富有的前5%家庭平均年收入在18萬美元以上,是美國家庭中位收入的2.58倍,這種差距是自2006年以來最高的。

從2007年至2008年,美國中間收入的家庭其收入下降了3.6%,收入最低10%的家庭其收入下降了3.7%,而收入最高10%的家庭其收入隻下降了2.1%。從1999年到2008年,美國中間收入的家庭其收入下降了4.3%,收入最低10%的家庭其收入下降了9.0%,而收入最高10%的家庭其收入下降幅度維持在2.1%。

在克林頓和小布什執政期間,美國社會不同階層家庭收入增長和減少的情況出現變化,但總體而言,趨勢是富者愈富,窮者愈窮。1992年,美國收入最高5%的家庭的中位收入為13.5萬美元,2000年為16.4萬美元,2005年為16.6萬美元。1992年,美國收入最高20%的家庭的中位收入為12.4萬美元,2000年為16.1萬美元,2005年為15.9萬美元。1992年,美國收入居於中間20%的家庭的中位收入為4.1萬美元,2000年為4.8萬美元,2005年為4.6萬美元。1992年,美國收入最低20%的家庭的中位收入為1萬美元,2000年為1.15萬美元,2005年為1.05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