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3以高品位的校園藝術活動促進和諧校園文化的形成(3)(2 / 3)

“精誠所致,金石為開”,一分的溝通,必將換來十分的力量,對後勤企業而言,必將產生百分的績效。

3.如何加強在構建高校和諧後勤中的溝通工作

高校構建和諧校園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構建和諧後勤也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綜上所述,溝通是構建和諧後勤的“催化劑”,加強溝通在構建和諧後勤中具有積極的意義。如何在構建高校和諧後勤中加強溝通工作是每一個後勤管理者必須思考的問題,我認為所謂和諧後勤是指後勤企業係統中的各部分和要素處於一種相互協調的平衡發展狀態,和諧後勤的溝通包括兩方麵內容,即外部溝通與內部溝通相結合,隻要方法使用得當,就能產生出凝聚力和向心力,對後勤企業發展、人才使用及人際關係激勵都有相應的作用。

3.1加強後勤內部溝通,營造內部和諧的工作環境

加強後勤內部溝通就是指加強與下屬員工的溝通。溝通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通過溝通可以互通信息、達成共識、增進感情及暢通管理渠道。

通用電氣總裁韋爾奇曾說過,“與下屬溝通能獲得成百千倍的效用!”在曾經的“零距離”對話中,有位搞營銷的大學生對韋爾奇提出了“任務重了,收入高了,而溝通少了”的想法,言辭中流露出了對溝通的渴望,也代表了員工的願望——主管對下屬多一些關懷式的溝通。另一位從事生產的大學生接到廠長詢問生產工藝情況的電話,竟受鼓舞了幾個月。如果你結婚時正憂慮婚車一事,廠長突然一個電話問“車子有著落沒有”,這句話肯定能讓你感動一輩子吧。這種鼓勵和感動會轉化為個人工作的動力,從而轉化為集體的生產力。韋爾奇還說:“我每天都努力深入每個員工的內心,經常走出辦公室與幹實事的人在一起,盡量不在辦公室辦公!”因為溝通能很好的傳播管理者的思想,從而形成一種合力。可見溝通是一種潛在的需求,能產生效益。員工期盼領導不僅是“老板”,更是“老師”。因為老師可經常找“學生”談心,從不吝嗇讚美之詞,又不乏嚴厲的批評和鞭策。對學生都是坦誠和無私的,再嚴厲的批評也會被消化接受,而學生對老師相當尊敬。老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它對企業的管理,我想也同樣管用。如果把我們的本職工作當作“被支付報酬的學習”,我們豈不是天天心情愉悅,在享受工作嗎?

從管理角度說,溝通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位員工的內心世界,從而可以減少或避免一些“突發事件”。後勤企業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使企業文化成為一座員工與企業領導之間溝通的橋梁,企業領導要學會溝通,要真誠地去關心員工,要學會聆聽、學會提問、學會表達,真誠地讚美員工和批評員工,學會善解人意、滿足需求,領導與員工的溝通,能把心連結在一起,群策群力,心心相印。黨、工、團組織要多組織一些關心員工的活動,如召開“年終團拜會”、“員工座談會”、“家屬代表座談會”、“生日宴會”、開展“住院探望”、“外出郊遊”活動、設立意見箱、電子信箱、領導接待日等,非工作時間去關心、溝通,效果會更好。因此,溝通最終是為了更好的管理,從而轉化為生產力。當然,溝通是雙向的。“下對上彙報式”、“自我表現式”溝通同樣是上層了解基層,掌握真實情況,並發現人才的有效途徑,目前在這方麵的溝通相當缺乏,亟待加強,員工的膽識也有待鼓勵,途徑應該更加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