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和諧育人環境下的高校精英人才培養模式探討(2 / 3)

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強,因而有著較強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他們喜歡新鮮的多樣化的活動,以集體活動形式進行思想教育寓教於樂,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選擇熱點問題為主題是切中時弊,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為載體開展集體活動具有很好的可接受性和滲透力。在集體活動中,參加者的個體意識就會自動地融彙到集體意識中,他們的競爭意識及體現自我價值的意願使得原來分立的個體目標趨向於集體目標,集體主義精神就會油然而生。原本抽象籠統的主題就會被形象生動地闡述,無論是參與者還是旁觀者都會受熏陶、受教益。如果我們再加以正確引導,就會形成共識,產生共鳴。這時,我們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會受到啟迪、受到教育。

2.2精英人才培養計劃緊緊抓住育人這個中心

為育人為中心,堅持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貼近大學生,突出重點,把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力爭早出成效。在堅持長期目標的同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須注重實效,解決實際問題。必須高度重視部分大學生麵臨的克服貧困完成學業以及就業、心理健康等問題,堅持以人為本,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把引導學生與服務學生結合起來,既要教育人,又要關心人,在辦實事、辦好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2.3精英人才培養計劃重點組織實施人才培養工程

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職業化、專業化和專家化。該模式將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實踐密切結合起來,幫助大學生深入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幹,探索建立大學生學習、實踐、生活與就業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的長效機製;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優良的校風、學風、教風。

3.精英人才培養計劃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實踐應用

做為高校思政工作的推進器,精英人才培養模式為實現思政工作方式的現實化方麵開辟了一條新的、可行性較強的途徑,主要在以下六個方麵對高校思政工作進行深入實踐:

3.1要充分注重現代社會信息傳播方式的變化和傳播手段的更新,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現代傳播方式、傳播手段和傳播途徑之中

精英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對大學生影響尤為明顯的數字電視、互聯網絡、移動通訊、掌上電腦等活動平台,通過諸如電視製作、網站信息傳播、網頁製作、短信發布,以及電子郵件、網絡遊戲等方式,滲入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傳播正確的理想、信仰與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

3.2精英人才培養模式采用學分製、導師製等多種教學模式

重視多學科交叉,課程設置覆蓋多學科領域,通過導師帶教、專家點評、課題研究、實踐鍛煉、誌願服務、素質拓展等方式,為學員提供一個交流思想、實踐管理、提高綜合素質的平台。以政治理論培訓為核心,以工作能力培訓為重點,以此為依托,針對各期培訓學員的構成特點與需要及時調整專業和課程結構,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優秀老師授課,並注重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充分發揮學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3.3課程設置的層次化、多樣化、現實化、針對性

課程設置將從政治理論素養和道德素養、管理素質、禮儀素質、成才意識、創新思維、心理素質、社會熱點問題剖析等方麵設計每期學習內容。具體內容可涵括政治學、社會學、管理學、心理學、人際關係學、演講辯論技巧、活動組織方法、團幹部工作技巧、應用文閱讀與寫作技巧、經濟、法製、環保、人才等多角度、多領域。堅持“分層次、分類別、多渠道、重實效”的原則,通過專題研討、業務培訓、考察交流等形式加強各級團、學幹部的教育培訓,激發其工作熱情,提高其業務素質,努力為團、學幹部的成長成才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