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獨立學院工科學生課外科技工作探究(2 / 3)

2.1.2積極性相對缺乏

獨立學院工科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成績“超低空飛行”者多,優秀者少;上網吧者多,進圖書館的少;貪玩好耍消磨時間者多,目標明確刻苦學習者少。而工科類課外科技往往涉及較多的專業理論知識,具有較多的額外課程量,短期內難以出成效,需要占用較多的課餘時間來開展。兩者相較,矛盾立顯,導致許多同學積極性削減。

2.1.3恒心、毅力相對較差

獨立學院工科學生家境較好,從小受父母嬌寵,麵對學習量大、持續時間長、操作過程艱辛的工科類課外科技,往往缺少吃苦精神,缺少恒心和毅力,缺少主動性和自覺性,不能很好地控製和約束自己,消極退縮。調查顯示,獨立學院有34%的學生認為自己“缺乏耐力”,而普通高校學生這一數據僅為25%。因此,獨立學院工科學生課外科技中半途而廢的現象比比皆是。

2.1.4書寫能力薄弱

獨立學院工科學生一般理科強於文科,甚至有的語文成績明顯偏低,這意味著他們的書寫能力沒有保障。但曆史事實告訴我們,科學家、科技工作者以及從事各項管理的人都與書寫密切相關,當然課外科技從事者也不例外。從某種意義上說,課外科技的成果,一半甚至基本上要以書寫來顯示的,例如電子設計競賽需要提交作品報告,課外科技立項評比需要論文,多媒體競賽要求作品介紹等等。因此,獨立學院工科學生書寫能力的薄弱也是課外科技發展的限製因素之一。

2.1.5溝通能力欠佳

溝通能力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隻有在人們的行為中才說得清。工科學生溝通能力的內涵主要有:合作精神與團隊精神、人際關係知識及知識表達能力。現代學生的課外科技活動更多的是以團隊為基礎展開,這就對隊員的溝通能力提出了要求。但是,工作中我們往往發現大部分獨立學院工科學生以自我為中心,隊員相互之間、隊員與指導教師之間缺少必要的合作與主動性,不能準確、合理的自我表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外科技活動的進度與成果。

2.2學院層麵問題分析

2.2.1學院基礎薄弱

獨立學院由於發展時間短,經費來源特殊,這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獨立學院工科學生課外科技的學術水平和發展規模,因此獨立學院在整體學術氛圍、學術水平和硬件基礎上與其他類別高校存在差距。

2.2.2組織問題

現行的獨立學院工科學生課外科技一般沒有固定的指導教師,而是由學生工作部門負責組織。但是該部門組織其他校園文化活動可以,組織科技活動則受到了設備、場地、教師、經費等條件的製約。教學部門因為不是組織者,即使是臨時參與,也不一定會全力以赴。得不到專業教學部門的支持,特別是持續的、長期的支持,其後果就是科技活動的科技含量極低,活動的內容常常受賽事要求所左右,不利於學生科技能力的培養和活動的有序進行。

3.對策分析

3.1開展全麵的課外科技培訓

普通的獨立學院工科學生課外科技培訓往往隻重視學術內容,且受競賽時間左右。臨時組織教師、學生培訓,而對於學生的基礎、書寫、溝通、思想等方麵的指導有所忽略。因此,有必要製訂一套全麵的培訓、指導計劃,一方麵開展書寫、溝通講座,提高學生在課外科技活動中的論文書寫、言語表達和團隊協作能力;另一方麵學生工作部門要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不斷鼓勵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目標,培養學生堅持不懈的科研精神。同時,工科學生課外科技基礎尤為重要,建議可以從低年級著手,結合教務適當開設與課外科技基礎相關的選修課,並舉辦各類經驗交流與講座,提升校園整體氛圍和學生整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