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倡導親情服務建設和諧公寓(3 / 3)

3.2.2要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

宿舍管理工作範圍涉及麵廣,管理人員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和處理問題能力。多到物業公司以及兄弟院校學習取經,要在“學”字上狠下功夫,要有相關的投入,不斷提高專業管理水平。

3.2.3樹立敬業精神,增強工作責任感

敬業精神是一種基於責任心的對工作、對事業的全身心投入。對工作滿腔熱情,對學生溫暖如春,公開、公正、公平,管理人員不僅要靠製度上的約束力,還要靠知識修養方麵的影響力,更要靠自己人格上的感召力來做好管理工作。

3.3加強雙方互動,要建立多元多方共同增進親情氛圍的協調機製

公寓管理居住主體都是高校的大學生,對其管理是多渠道的,需要建立多方共同營造、共謀和諧發展的組織平台,特別是需要建立以學生自律委員會、學生公寓管理部門等共同參與的協調機製,積極開展各類互動活動,增進物業管理社區的親情氛圍,倡導人性化、親情化服務,紮實地深入親情服務工作。

4.建設和諧公寓的重要意義

實現校園和諧、社會和諧,建設和諧公寓,始終是高校後勤孜孜以求的理想。我們所要建設的和諧公寓,應該是安定團結、誠信友愛、充滿活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校園。因此,充分認識倡導親情服務,建設和諧校園的意義,對於我們不斷開拓發展新思路,豐富發展新內容,開拓工作新局麵和高校發展新思路具有重要意義。建設和諧校園的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

4.1建設和諧公寓是改善學生生活的需要

要提高學生公寓的生活質量,就要從和諧公寓建設抓起,完善公寓服務和管理,有效發揮學生公寓的功能,增強學生對公寓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4.2建設和諧公寓是推進高校進一步發展建設的需要

在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今天,如何推進高校的進一步發展,建設當今社會的一流高

校,離不開發展學生公寓的文明與和諧。學生的文明、相互的和諧程度,都會影響到高校的建設。因此,和諧公寓必須建設好,管理好。

4.3建設和諧公寓是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需要

學生社區是社會的基礎,學生公寓是社區的組成,因此建設和諧公寓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沒有和諧的公寓就不會有和諧的社區,沒有和諧的社區就不會有和諧的校園。和諧校園目標的實現要求我們關注高校的校園發展,進一步做好學生公寓的各項工作,建設安全、和諧、文明、繁榮的學生公寓。

校園是師生共同生活的家園,精神的樂園,是人才的搖籃。和諧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觀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狀態,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點。實現和諧,是古往今來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願望,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構建和諧文明的公寓環境也將

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構建和諧公寓需要倡導親情服務,因此我們要倡導一種蓬勃向上的團隊作風,一種腳踏實地的學習精神,將和諧公寓建設的目標指向“理想、團結、舒適、成才”,從而打造和諧的公寓。

參考文獻

[1]徐飛鵬.建設和諧社會是以人為本.北京日報,2005(3)

[2]張建鵬.構建高校和諧校園的思考.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5(6)

[3]單鳳儒.管理學基礎(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宮希魁.論社會更加和諧.濟南大學學報,2004年第14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