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淺談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激勵機製(3 / 3)

3.1設立目標,促進激勵效果

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一方麵要求對科研人員設置合適的目標,這個目標一般應具有一定的超前量,這樣才能使人產生想達到該目標的成就需要;另一方麵則通過實施目標和對成果進行檢查評價來滿足人的成就感。所設目標的價值通常可以分為正值、零值和負值,當目標對人越重要,越有意義,人就會越向往,目標的價值就趨於正值;如果目標對人毫無意義,無足輕重,人們對它則會漠不關心,其價值則接近零值;反之則為負值。因此,科研管理部門應在充分了解教師的價值觀念的基礎上設置目標,目標的設立要既有難度,又使人覺得有戰勝困難的可能。同時,教師在達到目標時,給予相應評價,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以增強成就感、自豪感,從而進一步促進激勵效果。

3.2經濟激勵,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

目前,多數高校充分運用經濟杠杆原理,激勵科研人員積極從事科學研究,最大化地追求科研效益,以高水平、高質量地完成學校的科研任務和目標。高校主要采用經濟激勵的方式包括:增加工資或獎金、科研經費的資助、科研獎勵金額的提高、其他與經濟掛鉤的獎勵(如住房分配、工資待遇、福利享受)等。經濟激勵是按勞分配的一個重要補充形式,也是關係到衣、食、住、行等切實生活需要的一種激勵方式,具有強大的誘發作用;最重要的是,它體現了多勞多得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改變了經濟收益隻與職稱掛鉤的現象,實現了按科研工作情況及績效取酬,使積極從事科研工作的教師勞有所獲,從中獲得公平感和成就感,充分發揮物質激勵的作用。

3.3優勝劣汰,挖掘教師潛力

競爭是人類社會乃至整個生物係統普遍存在的現象。在科學研究中,新的刺激與新的目標出現就會產生動力,發揮潛力,在競爭中突破,在創新中生存,這是科研管理中的首要任務。崗位競爭、人才競爭、獎勵競爭,這三種競爭在高校現實生活中同人的利益密切相關,從某種程度上左右人的思想和行為,更是人的知識和才華的體現,具有很大的激勵作用。高校教師的競爭意識強烈,將競爭機製引進科研管理中,不但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並可以推動高校教師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從而促進管理目標的優化實現,對提高科研成果檔次也有很大促進作用。

3.4政策引導,營造激勵氛圍

科研管理政策和製度對科研人員產生積極的引導作用。建立一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的外部環境,肯定人才和智力勞動成果的價值,對進一步調動科研人員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是至關重要的。例如,目前大多數高校實行科研獎勵政策(對學術論文、學術專著、課題項目、獲獎成果、技術專利等實施了一係列的獎勵)。

激勵,作為一種科研管理的有效手段,不僅已被廣大高校采用,而且在發揮人的內在潛力方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校科研管理中,激勵機製要充分考慮到科學的嚴肅性和創造性,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同時又要積極適應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和高校整體工作。通過合理運用激勵手段加強對高校的科研管理,提高高校科研管理質量,同時結合科研管理實踐,使科研人員與管理者的內在潛力與動力充分地發揮出來,推動高校科研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濱江.激勵理論與高校科研激勵機製[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1)

[2]任中普.淺議激勵理論在高校教師和科研管理中的應用[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