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長輩麵前,謙虛有禮
【原典】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釋義】稱呼尊長,不可直呼姓名;在尊長麵前,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
人在職場,謙虛是美德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在長輩麵前,一定要謙虛有禮。例如,稱呼長輩,直呼姓名肯定是不行的,偶爾為了區分要呼姓名,後麵也要加上尊稱,例如××叔等,這屬於有禮;再如,即便覺得自己再了不起,也最好不要在長輩麵前炫耀才能,倒不是說隻要是長輩就肯定比晚輩能力強、才能高,而是為了強調,謙虛是一種美德——沒有哪個長輩願意看到自己的晚輩是一個愛炫耀的輕浮之人。這裏的“見能”指的就是炫耀才能。“見”與“現”相通。
上麵說的道理,在職場之中同樣適用,這一點其實大家沒有一個人不清楚。稱呼領導,不要直呼其名,要按照職務稱呼,即使遇到特殊情況,他在企業中沒有一個明確的職務,但是,地位卻與領導差不多,那麼,也要加上諸如“先生”“老師”之類的尊稱。
這個道理大而化之,就是無論在自己麵前的是什麼人,無論自己有多麼了不起,都應該記住,謙虛有禮是美德。
春秋時期,齊國名相晏嬰手下有一個車夫。他覺得能夠給堂堂的相國晏子(對晏嬰的尊稱)駕馬車,那可真是太了不起了。再加上晏嬰在齊國乃至諸多諸侯國中有很高的名氣和威望,這更加讓這個車夫精神振奮,他開始變得心高氣傲,把誰都不放在眼裏。
不過話說回來,能給這樣的高官做車夫,在那個時代也並非易事。而能夠嫁給這樣的人,相信也是一些女子所願意的。但是,這個車夫的妻子有一天突然宣布,要離他而去,不跟他繼續生活了。
車夫大吃一驚,他想不到妻子有任何可以離開自己的理由。當然,他也不希望妻子離開。車夫非常焦急地問妻子:“日子過得好好的,你這樣做是為什麼啊?”
妻子說:“你是晏嬰的車夫,難道真的不明白?晏嬰身為相國,在齊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諸侯國中威名遠揚,即便如此,今天我見到坐在車上的他,態度卻非常謙恭。你再看看你自己,隻是一個車夫,卻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作為一代名相,晏嬰那麼謙恭,當車夫的你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呢?真是自不量力啊。”聽完妻子的話,車夫總算明白其中緣由,羞了個大紅臉。從此,車夫痛改前非,變得謙虛起來。
謙虛的本質是尊重,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在你麵前傲慢無禮甚至是炫耀浮誇的人,你會感覺到他對你的尊重。而一個謙虛的人,必定是一個對人尊重的人。
在職場之中,我們做員工的也應該以做人謙虛、對人尊重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例如在與領導接觸的時候,適當的敬語還是必須要說的。當然,其中的度要把握得當,敬語說多了和不說都不好,說多了就是諂媚巴結,不說又有對領導不尊重的嫌疑。不要說“我對人的尊重不是表現在嘴上,而是表現在行動上”,在與領導接觸的時候,用語言表達出一定的尊重還是必要的。而且,領導大多日理萬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揣摩一名員工的內心是對他多麼尊重,這時候你的語言是否能透露出這方麵的意思,就顯得很重要了。況且,做下屬的在跟領導談話的時候,說一些必要的敬語本就無可厚非,這也是上下級之間對話時應該形成的一種合理的語言環境。
再如,不光在長輩麵前不要過於張揚自己的才能,在領導麵前也是如此。一個原因是上麵提到過的,過多地表現自己容易被領導認為這個員工不夠謙虛,太輕浮,沒有一個穩當勁兒。另一個原因則是,經常在領導麵前誇耀自己能力有多強,萬一領導真的相信了,給你一個重要的工作,假如你到時候反而做不到你所誇耀的程度,你在領導的心目中形象必然有所損害,這就得不償失了。而如果你一直能夠做到謙虛一些、謹慎一些,那麼,同樣一個工作交給你,即使到時候你沒有完成得多完美,領導也不會苛責你什麼。畢竟,一直謙虛待人的你,可能在接受任務之初就說了:“這個工作我一定盡我所能!”而不是說:“放心吧領導,這事兒包在我身上,以我的能力一點問題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