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2 / 3)

周培公神色一變,轉頭朝李光地望去。

“是吧,依朕來看,就目前的形勢,要統一全中國,沒有個一、兩年的大規模戰爭,是萬萬難以辦到的,就在不久之前,晉卿就跟我說明白了,咱們大漢這邊錢糧還差了點,而且就軍事上來看,不少部隊不是收降改編的清軍,就是新近編組而成的新部隊,能不能打還難說,所以這事有點不好辦!”林風笑嘻嘻的轉頭四顧,“諸位愛卿有什麼好辦法沒有?!”

李光地上前一步道,“陛下,依臣看來,西北錢糧或許少了點,但過大同以東,直隸、山東等地,還是有些富餘的,打個一年半載也是無妨。”

“是啊,朕擔心的就是西北葛爾丹嘛,上次咱們和蒙古兵在山西交過手,那幫韃子還是很能打的,現在咱們的心腹大患,不在南方,而在蒙古!”

汪士榮微微一笑,“那依陛下看來,咱們應當如何應付呢?!”

“諸位都是朕的肱股之臣,老熟人了,咱們也不說見外的話,其實朕的這兩下散手大夥都有數,說治國平天下,理政的本事是沒有的,但打仗倒還有點小聰明,”林風嘿嘿一笑,“這幾天咱們大漢運氣不好啊,南邊起火北邊坍台,朕是日思夜想,覺也睡不好,飯也吃不下,想來想去,倒也想出了一點辦法。”

周培公和李光地對視一眼,愕然道,“皇上謙遜了,陛下英明填縱,臣是心服口服的--隻是不知道是什麼辦法呢?!”

“搞運動!”

眾人麵麵相覷,這個詞彙倒也新鮮,居然聞所未聞。楊名時忍不住問道,“敢問陛下,何謂‘搞運動’?!”

“哦,這個東西說起來很複雜,但做起來卻比較簡單,總的意思就是發動群……那個老百姓,如果要劃分責權的話,恐怕還得劃到禮部那一塊。”

“陛下可否再說得明白些?!”

林風想了想,覺得這個事情確實還真有點不大好說,“好吧,那咱們現在從細裏說,諸位愛卿--”他舉頭四顧,隻見諸位大臣盡皆茫然,“老實說罷,你們了不了解農民?!”

李光地皺眉道,“回稟陛下,臣等皆出身清白,祖上耕讀傳家,出仕之前可都是農民,有何所謂‘了解’呢?!”

“錯了、錯了!”林風搖搖頭,“你們那是地主,朕說的是窮人家的……種地的!--你的,明白?!”

“回陛下,”周培公皺眉道,“臣未從龍之前,家中僅有兩畝三分餘薄田,自幼父母雙亡,委在周氏族學讀書,方才略通斯文,可也不是什麼地主富戶!”

林風翻了一個白眼,沒好氣的道,“好罷,周司馬大人,您老人家可曾年複一年下地種田?!”

“那……倒是沒有!……”

“我說是吧,咱們大漢帝國的總參謀長要真窮到那地步,咱們還不趕緊散夥了算,折騰個什麼勁,”林風擺擺手,“不扯遠了,我說晉卿,你上次不是跟朕說,現在咱們大漢施行的是‘計丁授田’政策?!”

李光地一怔,想了半天,方才謹慎的道,“回陛下話,臣上次所說的應是山西、陝西、四川、遼東等久戰荒涼之地罷?!那些地方人口稀少,荒地甚多,因此為屯聚人口,招徠流民,地方衙門出令曰:凡有定居開荒者,按戶口給田,男丁授三十至五十畝不等,女、童、老人授十至二十畝不等,三年免稅!”他看了林風一眼,補充道,“但此僅為權益之計,為少數荒廢之地特設,比如安徽、河南、山東、直隸、晉南、陝南、寧錦等人口稠密,水利良好之州府,就萬萬不能如此!”

林風大吃一驚,“你上次不是說,北方戰亂已久,人口稀少,所以咱們要大搞‘分田地’麼?!”

李光地看上去似乎比林風還要吃驚,他耐心解釋道,“回稟陛下,臣剛才已稟明緣由了,計丁授田隻是權益之計,而且也僅在少數流民甚多之州府施行,比如晉西北、川北等荒涼之地,這也是地方衙門出於無奈,不然,若全大漢處處如此,那……真‘人人言反、國將不國’矣!……”

林風萬分尷尬,擺擺手,“算了、算了,其實朕這幾天也是眼皮子亂跳,看來現在是沒辦法號召大夥‘保衛勝利果實’了!”

他在那裏自言自語,堂下眾人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一陣尷尬,周培公見林風有些窘迫,上前解圍,他幹咳一聲,“敢問陛下,萬歲適才所言之‘搞運動’……”

“哦……這個……這個搞運動嘛……”林風啊了幾聲,腦袋轉來轉去,忽然一眼看到最末尾的高士奇,心中有了主意,“其實這個搞運動是針對軍隊的,諸位也知道,現在咱們的軍隊有不少是收編的降兵,而且還有許多新兵,朕想來想去總覺得不放心,所以想搞一次運動。”

“什麼……‘運動’?!”

“那個……高士奇,你上來,”林風一聲招呼,“你久在武學,而且還常年去豐台兵站訓練新兵,感覺咱們大漢新軍的士氣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