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1 / 3)

曆史終於跨入了一六八六年,這個春節北京過得異常熱鬧,在過去的兩年之內,這個巨大的城市因為劇烈的政治變動的關係,一批有眼光的幸運兒搭上了漢軍的快車來了個大翻身,不少原本一貧如洗的窮光蛋搖身一變腰纏萬貫,所謂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所以這個時候不少人借著過年的機會在大家夥麵前狠狠地的炫耀了一把,除夕之夜除了大漢朝廷官方組織的大型煙火、燈會之外,不少富貴人家也紛紛湊趣,組織起來鬧騰著舞龍什麼的,有趣的是,因為這次炫耀的人群中有不少人來自福建,於是過年的節目單裏又增添了舞獅子采青這一令北京人陌生的活動,傳統的中國龍遇到了強勁的對手。

在這類活動中,漢軍領地內的各個團體活動尤為明顯,雖然這些人平時也並不是很收斂,但這個時候小圈子的特征卻表現得有些過分,令林風吃驚的是,這些人居然無師自通的懂得了公共關係學,不少財團組織的舞龍隊、舞獅子隊都打上了深深的商業烙印,出於“與民同樂”的關係,林風也曾參加過不少這樣的年會活動,見證了這一可怕的覺醒。

通常情況下,很多舞蹈隊用的龍、獅子等道具相對於傳統形象都做了很大犧牲,比如原本應該描繪龍磷、獅毛的外皮上都印上了醒目的大字,比如“童叟無欺XX商號”或“妙手回春XX堂”之類,一群彪形大漢人人神色嚴肅,就這麼高舉著變異的“廣告牌”上下揮舞,將這個訊息散步到四麵八方,而稍有創意一點的就在別的地方出奇招,比如獅子采青采出來的綢子上從傳統的“國泰民安”、“五穀豐登”變成了“XX商行通南北”或者“XX丹治萬病”之類牛皮癇,總而言之烏煙瘴氣怪模怪樣,讓人整個感覺非常奇特,當然這種行為肯定是遭到了士林的廣泛議論,不少學問高深的大儒比如顧炎武先生之類就對此作出了深刻的批評,雖然這裏麵有不少人是讚同“開工商”的進步人士,但這種巨大的變故實在是把他們嚇了一跳,要知道他們雖然讚同有條件的放鬆這道枷鎖,但對工商業迸發出的如此活力卻也有點措手不及,而道德人心敗壞到這個地步,也確實不能不令人痛心疾首,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能阻止這種事情,實際上就林風自己看來,這些老板商賈們倒是很有一點挑釁的意味,雖然這一舉措到目前為止,看上去還是那麼的小心翼翼。

趁著舉國歡騰的時機,漢軍小朝廷裏又有一大票官員紛紛給林風上表勸進,這個風頭最開始是來自陳夢雷的都察院,監察禦史吳之榮在新年前夕突然給中南海進了一份“萬言書”,平心而論,這個吳之榮雖然平日裏人品有些猥瑣,但文章確實寫得非常棒,這份“萬言書”實際上是“十幾萬言”書,看得出這個東西肯定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準備好的,由此可見此人的良苦用心。

文章走的是策論模式,傳統的理論聯係實際路線,首先從炎黃二帝開始說明關於“皇帝”這種東西必要性以及對中華民族的影響,然後開始從四書五經裏引經據典,聯係聖人先賢的理論來進行證明,掉完書包馬上就開始探討古今王朝的興亡大事,這裏重點講解了劉邦、趙匡胤、朱元璋幾位先生的生平事跡,最後詳細分析了當今天下的“王者之氣”,對天文學和星相學進行了一番探討,同時附上了幾分北京城裏幾位很有名望的“易學大師”的推測,在這個分析時局的過程之中又具體把林風創造的那個“領導中心論”拿了出來,來了個具體結合,圍繞漢王殿下的高貴品質進行了瘋狂的吹噓,然後畫龍點睛的、不容質疑的下定結論:漢王必須即皇帝位,不然中華民族一定會有巨大的危險,會遭遇空前的災難。

沒等林風耐著性子把奏折上的生僻字認全,消息就已經傳遍了京畿大地,以媲美電報的速度迅速朝其他地方蔓延,一時之間大漢轟動,朝廷裏大小官員目瞪口呆之後立即醒悟,隨即大隊跟進,一摞一摞的勸進奏章如雪花一般飛向中南海漢王府,最開始的時候上奏折的官員們倒也不是什麼很夠分量,但林風這個時候因為老婆阿珂懷孕的關係一時沒顧得上理會,遲遲沒有對此表態,這個重大的政治失誤立即讓漢軍的一些首腦嚇了一跳,以為主公真的有登基的意思了,之所以一直沒有出來說話是因為自己沒有表態,當然這個時候沒有哪個傻瓜膽敢胡亂站隊,實際上能在高官的位子上混的大佬也沒什麼不識時務的笨蛋,於是在漢王相李光地、大漢總參謀長周培公的牽頭下漢軍的在京重臣一齊聯名上表,請求林風登基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