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憂艱常早至,歡會常苦晚。念當奉時役,去爾日遙遠。遣車迎子還,空往複空返。省書情淒愴,臨食不能飯。獨坐空房中,誰與相勸勉?長夜不能眠,伏枕獨展轉。憂來如循環,匪席不可卷。
下麵我通過司徒漢的翻譯具體分析一下這首詩: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我們的生命很短暫,充滿了苦難。
“憂艱常早至”:他這裏用的是“憂”,憂鬱的憂。這就說明,不愉快的情況很快就要來了。他主張“早”,好像我們一出生,我們的事就來了。
“歡會常苦晚”:這個說法非常有意思。有快樂,我們能快樂,但是樂也會變得很苦。
“念當奉時役,去爾日遙遠。遣車迎子還”:這裏他講他自己要做官,他要離開妻子去很遠的地方,但是他總在想念她,所以派車去接她。
下麵一句話他寫得很好——
“空往複空返”:接他妻子的車去時是空的,回來也是空的,因為他的妻子不想來。
“省書情淒愴,臨食不能飯”:他看妻子來的一封信,結果吃不下飯,這正說明他們之間有真正的感情。
“獨坐空房中,誰與相勸勉”:他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屋子中,沒有人能寬慰他。
“長夜不能眠”:我覺得漢朝那個時候使用的中文非常簡單,總是重複同樣的字、同樣的思想。不一定很深刻,但還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伏枕獨展轉。憂來如循環”:這個地方司徒漢沒說清楚“循環”是什麼意思,我想“循環”就是來來往往、重複的意思。
“匪席不可卷”:這個說法也很有意思。怎麼能夠把憂愁卷起來,跟席子一樣呢?
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感覺到,當事人他們想拚命地活著,他們怕死,他們怕孤獨。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對詩人來講,孤獨是好事。
另外一首古詩:
上金殿,著玉樽,延貴客,入金門。入金門,上金堂。東廚具肴膳,椎牛烹豬羊。主人前進酒,彈瑟為清商。投壺對彈棋,博弈並複行。朱火颺煙霧,博山吐微香。清樽發朱顏,四坐樂且康。今日樂相樂,延年壽千霜。
最後一句“今日樂相樂,延年壽千霜”:“霜”大概代表秋天,這說明,我們今天能夠在一起很快樂,希望我們明年、後年也都能在一起玩一玩。
司徒漢說,詩人想通過這首詩說明,他們很想活著,他們覺得生命才有價值,死亡是沒有什麼價值的。所以他對生活已經有一種固定的感覺,但為什麼這種感覺都跟悲哀有關呢?比方說《古歌》,這首詩也寫得非常有意思。全詩如下:
秋風蕭蕭愁殺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誰不懷憂?令我白頭。胡地多飆風,樹木何修修!離家日趨遠,衣帶日趨緩。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下麵我們一句句來分析一下:
“秋風蕭蕭愁殺人”:如果“愁殺人”的話,那就不是一般的憂鬱,也不是現代性的憂鬱。如果發愁的時候能夠死,那就應該跟“憂鬱症”差不多。
“出亦愁”:離開家讓我發愁。
“入亦愁”:我回來也發愁。這說明發愁是永恒的,我永遠是甩不掉的。
“座中何人,誰不懷憂?”:好像是說我跟一群人坐在一起,無論是誰,都很憂鬱。
“令我白頭。胡地多飆風,樹木何修修!離家日趨遠,衣帶日趨緩。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最後一句話,司徒漢的理解是,首先,悲哀我是甩不掉的;其次,悲哀我也說不出。但是詩人還是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心裏的憂傷。
此外,“愁殺人”的說法跟現代漢語差不多,接近口語。而唐朝的詩歌非常複雜,我讀杜甫的詩有很大的困難,但我在讀漢朝的詩歌時,容易得多。為什麼唐朝的詩歌那麼複雜,而漢朝的詩歌寫得這麼簡單呢?而我讀《楚辭》也有困難,包括翻譯、解釋,都很成問題,不過我自己特別喜歡《楚辭》。這裏出現的問題就很有意思:為什麼屈原寫的《楚辭》那麼複雜,而兩百年後的詩歌開始變得簡單?又過幾百年之後,詩歌再次變得複雜?比如,杜甫為什麼寫了一些讓人看不懂的詩歌呢?司徒漢有一個很好的解釋來說明漢朝的詩歌為什麼簡單。他說不少漢朝詩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心詞,這個詞可以翻譯成“機遇”。“我”在等一個機遇,這個“機遇”,古代漢語裏怎麼說?可能是“遇”,碰到的意思。比方說我很喜歡的《古詩十九首》,詩人告訴我們,生活隻是一個機遇。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說得太棒了。我最喜歡的李白的《將進酒》,也有這個思想。你們都知道,李白受到漢朝詩歌的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