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三十功名塵與土(1 / 2)

山高路彎,等恢複高考的消息繞到我們大隊時,離高考隻有二十多天了。我們十幾個想考大學的知青找大隊書記請假回城,參加高考。大隊書記說,這事貧協主任管。我們又找到貧協主任。知青們不喜歡貧協主任,背後叫他貧血主任。貧血主任拿出高幹的架子,說:“考大學,啊?這是件好事嘛!啊?但是,不是誰想考,就能考。啊?要大隊推薦!啊?誰想考大學,要先寫份申請書,交給我。啊?”貧血主任說“啊”這個字時總是把聲調拉長並把聲音提高。

從貧血主任那回來後,我趕緊寫申請書,而且寫得非常認真,什麼響應黨的號召,一切聽從黨的安排,努力複習,決不辜負大隊書記、貧協主任和大隊民兵連長等領導的期望和培養,一定考出好成績,為我們萬嶺大隊爭光……我寫了大半夜,滿滿兩張信紙。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把申請書交給了貧血主任。貧血主任說,等我把你們地申請書看了以後,跟李書記他們商個量,討個論,然後再決定推薦誰去參加考試。啊?

好幾天過去了,大隊也沒給我們答複。幹活時,我跟隊上一個社員嘮叨這事,另一個年輕社員聽了我的話後,說,你把申請交給貧協主任啦?那個家夥不識字!聽了他的話後,我嘴張得老大,說,啊?

第二天上午又聽說不用大隊推薦也能考大學。聽了這個消息後,我們也不管大隊同意不同意了,趕緊往家趕。離高考的時間不到二十天了,我都不知道還能不能找到我的高中課本了。自從下鄉後,除了看過幾本《金光大道》、《豔陽天》這樣的小說和一些魯迅的書外,我幾乎什麼書都沒看過。

下鄉後,我認為,這輩子再也不會跟書本打交道了,能被抽上來當工人,就謝天謝地了。怕抽不上來,下鄉三個月後,大隊叫我去大隊辦的小學教書,我都不去。可萬萬沒想到,這輩子還有考大學的機會,這下子可抓瞎了。有人勸我,說考中專把握大些。可我想,就是考不上大學,怎麼著也該去考一次吧!

我中學底子差。由於爸爸的工作老是調來調去的,我家老搬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一共搬了四次家,一年換一個學校。除了一所公社辦的學校外,其餘的學校全是工廠子弟學校,很不正式。學校裏正經科班畢業的老師很少,大部分老師是從工廠裏挑出來的工人,有些工人連自己都沒念完高中,就被指派來教高中。記得有一個老師特實在,在課堂上跟我們說,你們知道我水平不行,很多東西我都不會,反正讀書也沒多大用,咱們就互相糊弄糊弄算了。還有一個老師是陝北人,陝北口音特重。我們說聽不懂他的方言,要求他講普通話。他用標準的陝北話說,你們這些娃盡瞎說,俄講的是標準北京語。

一個姓夏的老師叫我難忘。他教我們高一物理,有一節課講電磁效應,在一根鐵棒上纏上漆包線,當漆包線線圈的兩頭通上電後,鐵棒就有了磁性,就能把桌上的釘子吸起來。這麼簡單的道理,講一講,做一下示範,同學就都明白了。可這個夏老師為了拖時間,省得講他不明白的東西,他叫全班四十多個同學,每人都到前麵去按一下開關,通一下電,一直通到下課。那堂課後,我們背後就開始叫他“瞎通電”老師了。

七七年高考時是先報誌願,後考試。當時一心想逃出大山,最好是逃到海邊兒或者輪船上,幹一個與大海有關的工作,咱不就可以老有魚吃了嗎?在這個理想的驅動下,我報的誌願全是與海有關的誌願:船舶設計、船舶動力和海洋生物。我的一個高中同學,也是朋友,下鄉跟我下到同一個公社,他報的誌願也全都是與船有關的專業。山裏人跟山外人不一樣,很少吃到魚。所以,我們山裏人最饞的就是魚。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可想而知,“瞎通電”手下的我去參加高考,能考出什麼樣的成績?記得有一道關於磁力線的物理題,好像占整個卷子二十分。題目要求畫出磁力線的方向。題目很簡單,用右手定則就能確定磁力線的方向。可咱是“瞎通電”的高徒不是?慌張之下,就用了左手,估計那道題我一分兒沒得。

考完試後,跟大隊其他幾個參加高考的知青一聊,他們都比我考的好。我想,這下完蛋了,魚吃不成了,還得繼續啃紅薯。

心裏覺得沒戲了,可還是想,萬一呢?沒想到,老天爺還真挺照顧咱,叫咱碰上了那個萬一。整個大隊上百號知青,就我一人接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不過,老天爺也沒讓我樂翻了天,沒讓我實現天天吃魚的偉大理想。

接到入取通知書一看,是一所農業大學寄來的。我沒報考農業大學呀!可能是寄錯了。打開信封一看,裏麵寫的也是我的名子,沒錯!那年頭,對我來說,農業兩個字就是紅薯這兩個字。一看見農業這兩個字,我就心發怵,胃裏往上冒酸水兒。老天爺呀,好事做到底,您這不是叫我上幾年大學後,再回來啃紅薯嗎?

決定不去了,明年再考。今年都能考上,明年複習一年肯定能考上理想的海洋大學或海島大學。可一打聽才知道,不服從分配的,明年不許再考。得,後路沒了。那就先上了再說吧,最起碼四年不再吃紅薯了。仔細看看通知書,祖國對我的分配也不完全離譜。我不是報了個海洋生物嗎?微生物也是生物,所以,祖國就把我分了到微生物專業。手中攥著錄取通知書,心想,大學畢業後,工作是看顯微鏡下的小蟲子,可能不會再回大山裏啃紅薯啦!跟我一起高考的那個高中同學,雖跟我考的差不多,但他還算是一半兒如願以償,沒被分到船舶動力或船舶設計專業,被分到了焊接專業。祖國想,不能大家都去搞船舶內燃機或船舶設計吧!總得有人管船舶的焊接吧!如果沒人管著,工人們把該焊的鋼板不焊牢,遠洋貨輪航行到公海後,沉了,誰去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