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經典傳遞(1 / 2)

本期主題:藥鋪的故事

“杏仁、桃仁、柏子仁,仁中求德;朱砂、神砂、夜明砂,砂中淘金。”這副對聯說的是藥鋪。說到藥鋪,我們就會聯想起那些化險為夷的靈丹妙藥和妙手回春的懸壺聖手。其實,藥鋪裏的故事可多著呢,今天,我們就來說幾個。

杜甫智鬥刁書吏

杜甫在沙頭鎮開了個百草堂中藥鋪。藥鋪開張後,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對有的實在付不起藥費的,還免費贈送。當地百姓對此讚不絕口,都到這兒來買藥。可這樣一來,就得罪了另外幾家藥鋪的主人。他們買通了當地縣令,想砸杜甫的百草堂藥鋪。

一個雨天,藥鋪裏顧客不多。突然門“咣當”一響,進來一位書吏,隻見他橫眉立目,旁若無人,將手中的藥單往櫃台上一甩,大聲說:“這是縣令大人急需的藥,趕快照單發藥,若缺一味配不齊,你們休想再在此賣藥!”藥鋪的夥計趕快拿過藥單,一看都愣住了,隻見上麵開的四味藥是:“行運早,行運遲,正行運,不行運。”

有個老夥計忙賠笑道:“你老哥是請哪位高明郎中開的藥方,怎麼我們見都沒見過……”書吏不等他把話說完,開口就罵:“你們開的是什麼中藥鋪?快給我把杜老倌叫出來,配不齊縣令大人的藥,我就砸掉你們的招牌!”

夥計們不敢怠慢,忙把此事告訴了杜甫。杜甫一聽就知道是來故意刁難的,拿過藥單一看,便冷冷一笑,接著他隨手取了四味藥,走了出來,見了書吏,杜甫拱手問道:“這位大哥請了,不知縣令大人有何見教?”書吏並不看杜甫,隻是傲慢地答道:“照單發藥!否則休怪我砸你的招牌!”隻見杜甫不慌不忙地說:“縣令大人需要的藥,我們藥鋪應有盡有。”說著,拿出四味藥:一片蘿卜幹,一塊生薑芽,一隻鮮李子,一顆幹桃肉。

書吏一看傻了眼:“杜老倌,你這拿的都是些什麼!”

杜甫道:“蘿卜幹是‘甘羅’之意,甘羅十二歲就當了丞相,你說他是否‘行運早’呢?”“是。”書吏忙答。“生薑芽是‘薑子牙’之意。薑子牙八十三歲遇文王,是否‘行運遲’呢?”“是,是。”書吏又連聲回答。“你看這紅皮李子,雖說酸不溜丟的,卻正是目前市場上的俏貨,可說是‘正行運’吧!”“啊!”書吏無可奈何。“這是隔年的桃子,經過雪凍霜打,算不得鮮果,隻能入藥,所以說‘不行運’了。”書吏無話可駁,隻得連連點頭,拿起這幾味“藥”,灰溜溜地回去交差了。

郭繼業開藥鋪

當初,浚縣有個叫郭繼業的人,一直想做點生意,都說“賣菜仔一個賺仨,開藥鋪一個賺八”,於是,他就把自己的家產都賣了,弄了幾百兩銀子,雇了倆小夥計,在街上弄了兩間門麵,開起了中藥鋪。

開門頭一天,他剛到藥鋪裏,就有個人來買“白芨”,郭繼業不識字兒,他把藥鬥都翻遍了,也找不著“白芨”。怎麼辦呢,沒辦法,他就把自家養的一隻白公雞給了那個買藥的人。不一會兒,又來了一個買“大貝”的,郭繼業又把藥鬥翻個遍,也沒找著“大貝”在哪兒。為了生意,他就把自己床上一條三成新的大被子給了買藥的。接著,第三個買藥的進門了:“掌櫃的,俺要砂仁!”郭繼業一聽,嚇得直打冷顫,天啊,我隻找了倆夥計,他卻要仨人兒哩,這該怎麼辦呢?沒辦法,我郭繼業也跟人家走吧!想到這,郭繼業就哭喪著臉叫夥計收拾行李,跟買藥的走。

在藥鋪門口擺攤的皮匠老陳,看見藥鋪裏那倆夥計一臉苦相,就過來問怎麼回事兒,聽小夥計說完老皮匠也開始收拾攤子了,有個夥計趕緊問:“陳師傅,您怎麼了?”

老陳說:“我得換個地方。”

“為啥?”

“為啥?要是下次有人再來買陳皮,他不把我賣了才怪哩!”

藥聯招婿

明朝時候,樟樹鎮“同春堂”中藥鋪劉老板,膝下有一女,貌美異常,才華出眾,視為掌上明珠。依女兒之意,定下了以藥聯招婿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