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陰謀破產(一)(1 / 2)

一九九九年三月三十日,星期二。粵城市博物館C廳。創造中國畫拍賣記錄的宋徽宗《黃鸝戲柳圖》就在這裏展出。

在展出的前一天,麗人公司策劃部給粵城各大媒體都發了傳真,邀請他們派記者前來采訪。現在,C廳旁邊的記者接待處,就有很多記者圍在那裏簽到。

來采訪的記者之所以這麼多,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因為宋徽宗是中國曆史上難得一見的皇帝畫家,他的字畫藝術造詣非常高,被曆代書法家畫家所推崇,再加之《黃鸝戲柳圖》又以一千三百八十萬元的價格創造了中國畫拍賣記錄,因此,麗人公司舉辦的展出有很好的新聞價值;第二個原因就是,一般企業主動發傳真邀請媒體前來采訪的新聞活動都會有紅包可拿,根據媒體自身的規格等級不同,紅包的大小也會有所不同。但是按照粵城的行情,即使最小的媒體,企業派發的紅包也不會少於兩千塊。到展覽會上隨隨便便走走,寫份稿子應應景,就有兩千塊好拿,這樣的好事誰會錯過呢?

對麗人公司來說,這樣做也是物有所值。記者在拿了紅包之後,自然會拚命在報紙電視等媒體上拚命為麗人公司,為《黃鸝戲柳圖》造勢,經過輿論的大肆宣傳,誰都會知道麗人公司有幅創造了中國畫拍賣記錄的宋徽宗真跡《黃鸝戲柳圖》,到時候水天長拿這幅畫到工業銀行去抵押貸款,還不是水到渠成啊?

C廳大門已經開了,可是外麵還有一道紅繩攔著,現在是八點三十分,展覽要到九點才會正式開始。除了媒體記者外,水天長還邀請了粵城市工商界、金融界的頭麵人物。按照安排,展覽會開始後,首先要請這些頭頭腦腦欣賞《黃鸝戲柳圖》,記者跟蹤采訪。然後才是對公眾開放,讓記者拍攝一下前來參觀畫展的人們人頭攢動的情形。

為了防止出什麼亂子,水天長對要舉辦《黃鸝戲柳圖》畫展的消息非常保密,隻是在畫展的前一天,才讓策劃部的人開始邀請相關人士,對普通公眾來說,幾乎沒有人知道這個畫展的消息。

那麼畫展不是沒人參觀了嗎?倒也不是,既然放在粵城市博物館,前來參觀博物館的人總是有的吧?他們自然會順便參觀一下畫展。至於氣氛不夠熱烈,沒辦法拍出人頭攢動的場麵也好解決。策劃部已經讓麗人公司全體員工放假一天,一會冒充觀眾進來參觀,場麵一定會弄得轟轟烈烈熱熱鬧鬧,舉袖成雲,揮汗成雨。

董勇和齊小石兩人已經扮做普通觀眾,在C廳附近等候。畫展九點開始,他們八點半就過來了。此時,董勇正在聆聽齊小石教授畫經。

“其實,書畫贗品的產生開頭並沒有什麼商業目的。”齊小石慢慢踱步,對跟隨在身後的董勇說道:“書畫贗品的產生,幾乎是和書畫與生俱來的。因為絕大多數書畫家總是先從臨摹名作起筆的。而把名作臨摹得惟妙惟肖,幾乎是許多書畫家成功的必由之路。何況,書畫家還有文人的野趣逸興。因此,造贗品是書畫家的功課,贗品是成功畫家的扶手。靠扶手站起來的不知有多少成功的、甚至很傑出的書畫家。 ”

齊小石接著道:“可惜後來,贗品逐漸沾染到銅臭,成為某些不良文人和商人的牟利工具。例如明代董其昌名噪不已,於是陳繼儒以銀兩求沈士充畫幅山水大堂,充作董畫。”

他最後歎道:“丹青史便是如此,一些書畫家成功了,一批贗品誕生了。 倘若這個世界上,書畫永遠不成為商品,那麼所有的可以亂真的贗品,永遠會給人帶來銷魂蝕骨的美感。我們也不會為鑒別贗品而耗費心力了。”

董勇道:“追名逐利本是人類的天性,齊老大可不必為此事掛懷。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贗品手段再高,也逃不過你們這些專家的法眼。”

說話間,C廳外的紅繩撤去,畫展對外開放了。董勇扶著齊小石,跟隨眾人一同進了展覽廳。

C廳的正中,擺放著一個巨大的玻璃壁櫃,壁櫃中掛的正是《黃鸝戲柳圖》,這時,眾多記者正圍著一個頗有藝術家氣質的中年人進行采訪。聽記者的稱呼,董、齊二人才知道,此人就是粵城市畫院的副院長,黃申昌。

董勇掃了一眼,赫然發現江靜也混在記者中間。此時,她正在向黃申昌提問。

“黃申昌先生,我是新華社粵東分社的記者,可以問你個問題嗎?”

黃申昌眼睛一亮,這個女記者怎麼這麼漂亮?他老黃身為粵城書畫院的院長,也可謂見過無數美女,可是象這個女記者這麼漂亮的,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即使是當前最紅的影視明星,在姿色上怕也要輸給這個女記者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