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八年三月。初春時節,春寒料峭。冬天雖然過去,但是嚴冬的餘威依舊籠罩在北國大地。中原省各媒體財經版上同時刊發了一則例行公事的消息,消息稱工業銀行中原省分行行長陶建國調任南方,前往中國改革開放前沿粵東省就任工業銀行粵東省分行行長一職。
這條例行公事的消息引不起普通人的任何興趣,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一個金融官員的平級調動而已,對他們的生活發生不了任何影響。關乎他們生活的柴米油鹽絕對不會因為一個金融官員的去留而上漲或者下跌毛兒八分的。
同樣是這條消息,在嗅覺靈敏的金融官員們眼中看來可不一樣,因為陶建國是從一個經濟不發達省份的分行行長的職位上調往一個全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的,雖然就任的職位還是分行行長,屬於平級調動,但是其中傳達出來的微妙信息則足以表明,陶建國在不遠的將來將會被委以更重要的職位,因為這種方式的平級調動往往是一位官員升遷的前兆。
在粵東省,工業銀行係統的大小官員早已經通過不同渠道得到陶建國行長即將履新的消息。這在他們中間引起不一場不大不小的躁動。他們紛紛通過各種關係打聽這位新來陶行長的愛好習慣,以便在陶行長來到之後好投其所好。這是一個站隊的最佳時機,那些原來在係統中得意的金融官員自然要考慮如何巴結新行長,好繼續保持自己的地位;而那些在老行長領導下頗為失意的金融官員更是不打算放過巴結新行長的機會,在他們看來,這是他們翻身的一個最佳契機。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換了新行長,也該他們這些人得意一番了。
可是,這些躁動都是金融係統內部的。做為金融係統之外的人,誰也不會去考慮省工業銀行換了一位新行長,究竟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什麼什麼樣的變化。難道說真的是這樣嗎?一位金融大員到來真的不會影響到金融係統之外的人嗎?
白雲山山麓,鬆濤別墅,一片花團錦簇的景象。
由於南嶺的阻隔,北方的冷空氣被隔在另外一個世界,絲毫不能對珠江三角洲產生任何影響。所以在北方還是春寒料峭的時分,粵城卻早以及溫暖如初夏一般。
如果說粵城的天氣還如同初夏一般,溫度徘徊在二十三四度,那麼鬆濤別墅裏的氣氛卻早已經和盛夏一般,氣氛熱烈得至少有三十八九度,因為裏麵正舉行著一場聚會。
這場聚會隻不過是一場民間自發組織的一場私人聚會,規模也並不大,不過三、四十人的樣子。可是就是這樣一場聚會,竟然吸引了近二十名粵城各媒體的新聞記者聞風而至,聚集在鬆濤別墅外麵,打算捕捉一些獨家新聞。
那麼這些參加聚會的人究竟有著怎樣的身份,竟然能讓見慣大陣仗的粵城媒體如此興師動眾呢?據快嘴阿梁介紹,在鬆濤別墅參加聚會的著三、四十人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個個都是粵城工商界的頭麵人物。能夠參加這場聚會的不是大型國有企業的老總就是身價上千萬、上億的民營企業老板。中間混雜著少數政府官員和金融界的大員。這麼多粵城精英都聚集在這裏,一定會有很多有價值的新聞值得挖掘。
快嘴阿梁是粵城電視台的資深記者,跑了近十年財經線了,這樣的老牌財經記者說出來的話自然可信度很高。但是在阿梁看來,即使是這麼多粵城工商界的頭麵人物雲集於此,也不會驚動二十多名記者在鬆濤別墅守候。這麼多同行都守候在鬆濤別墅外隻能說明一點,他們都和阿梁一樣,在打麗芳公司的老總董勇的主意。
這是很自然的事情,誰讓董勇成為粵城市目前大書特書的典型呢?在這個風潮下,媒體記者自然會紮堆一湧而至,打算從董勇什麼挖掘點什麼新聞,好符合當前的宣傳精神。
在這次參加聚會的工商業巨頭當中,麗芳公司老總董勇公司實力處於末流、身家更是處於末流,但是這並不妨礙董勇成為這次工商界巨頭聚會中最引人矚目的焦點。這就是所謂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榜樣效應、典型效應。粵城人在中國來說雖然已經相當務實了,但是在這方麵卻也未能免俗。
董勇也是剛剛趕到鬆濤別墅,他正在粵城市總商會會長李平的陪同下,和早一步到達鬆濤別墅的各工商界巨子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