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說山下官兵左等右等不見“平北王”下山,便上山尋找。遠遠望去,隻見山頂破廟旁兩塊人形狀的石頭緊緊相擁在一起,哪裏還有“平北王”的身影,便急忙回朝稟報。朝廷念其作戰勇敢,對愛情又堅貞不屈,於是下旨重修破廟,並禦書“夫妻岩”三個大字。而今,凡來到管涔山,走近金堂寺的山口,便能親眼目睹那世代相傳、萬古流芳的夫妻岩巨石。
13、神井湧酒
很早以前,在奔騰的汾河岸邊,呂梁山腳下,有個紅杏簇擁的小村莊,名叫“杏花塢”。杏花塢人大都以釀酒為生,世代相傳。一進村來,隻見酒旗高掛,酒肆林立,生意十分興隆。那時候,每逢春日,柳絲婆娑,杏花吐豔,文人騷客雲集杏花塢,都要到村中酒店吟詩作賦,買酒看花。其中一家酒店因店主人辛勤勞作,童叟無欺,很得飲者稱道。
有一年冬天,北風呼嘯,雪花飛揚。從村外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老道,直奔這家酒店。店主人見他衣不蔽體,渾身發抖,沒等他開口就舀了一大碗酒給他喝。老道接過酒來,一口氣就喝幹了。喝罷,感激地點頭笑了笑,抬腳便走。店主人的兒子見那老道分文未給,十分惱火,便追上去討問酒錢。店主人忙將兒子拉回來說:“你看他衣不蔽體,哪有錢付給我們?算了,讓他走吧!”
第二天,大雪繼續下個不停,路上行人很少。店主人正在家裏悶坐,忽聽門外有斷斷續續的扣門聲。店主人開門望去,見一位白衣、白冠、白發、白須的“雪人”踉踉蹌蹌地闖了進來,仔細一看,才認出還是昨天那個老道。店主人急忙扶住他,見他身子都快凍僵了,就將他扶進店裏,吩咐老伴快去燙酒熱萊。過了一會兒,酒菜端了上來。老道顧不得多說,片刻就把兩大碗酒喝光了。吃罷酒菜,老道身上暖和多了。他連聲道謝,起身就要出門。
店主人見外麵依然大雪紛飛,一再挽留,老道執意不肯。店主人送走了老道,一家做了些粗茶淡飯。吃飯時,店主人的兒子埋怨父親說:“自家小本生意,哪裏吃得住如此慷慨施舍?”店主人生氣地說:“你懂什麼!富人有錢飲酒取樂,窮人沒錢也該借酒禦寒啊!我們怎能見他凍餓而不管呢?”
第三天,老道又到店裏,一氣喝了三大碗,終於玉山傾倒,爛醉如泥。店主人喊來兒子,把他攙扶上炕,端湯喂水,一直守候在他身邊。
老道醒來之後,十分感激。店主人怕他摔倒,雙手攙他出了店門。經過門前水井時,老道問:“做酒就用這井裏的水嗎?”店主人點頭說:“是。”一陣冷風吹來,老道酒氣上湧,隨著響亮的嗝聲,一股白色酒氣直衝井底,霎時就見井水湧動,一股股酒香從井裏飄散開來,這口井裏的水就變成了芬芳鬱冽的美酒。
消息傳開後,人們紛紛趕來觀看,都說這是一口神井,方知那老道是仙人下凡。從此酒店得名醉仙居,慕名前來買酒的人越來越多。
幾年以後,善良樸實的店主人去世了。他的兒子好吃懶做,吝嗇貪財,對來飲酒的客人十分刻薄。一天,那老道又來到“醉仙居”,店主人的兒子見財神爺臨門,忙滿臉堆笑,十分殷勤,擺出好酒好飯招待。老道問他生意做得如何,店主人的兒子卻歎氣說:“生意雖好,井水能變酒,可沒有酒糟喂牲畜了。”老道一聽,覺得這少年也太貪心不足了,十分生氣,不顧他的挽留,轉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