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忻州、呂梁(2)(3 / 3)

附記:“宋醜子故事”被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遺項目(民間文學類)

10、蠢穀劣軼事

山西定襄民間兩位大名鼎鼎的人物,除前所講大南邢村的宋醜子外,還有一位是芳蘭村的蠢穀劣。雖說都名不見經傳,卻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據傳蠢穀劣是天上武曲星下凡,宋醜子是文曲星下凡,上天本來是讓他們下界來輔佐明君治理天下的。但是還沒等到他們來到世上顯露本事,在娘肚子裏時就被嫉恨他們的高人點破了風水,結果他們以後都未成了正果卻各各走了斜門兒。以致鬧出許許多多生動有趣、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來。

蠢穀劣,據人說他大名兒叫薄建奎,隻就“蠢穀劣”三字,民間就有好多種叫法和寫法。用當地土語比較貼近的解釋是,蠢是指粗夯大漢的意思,“穀劣”是壯實的意思。蠢穀劣生得虎臂熊腰體壯如牛,自小爭強好勝,人都畏他三分。

這天,蠢穀劣趕著鐵輪大車從五台拉炭回來,迎頭和一個推獨輪車賣瓦盆兒的撞上了。他停了車說:“輕車躲重車,請老哥讓個路。”賣瓦盆的漢子左右看看,不樂意地瞪著眼說:“你說得容易,這麼窄的路,錯不開車咋躲!”

“活人還能讓尿憋死呀?俺來!”蠢穀劣見推瓦盆兒的說話不客氣,心裏憋了火,成心想報複一下。邊說邊走到獨輪車旁,把獨輪車雙手一舉,連車帶盆兒舉起來,穩穩當當放在山路旁崖凹裏,然後趕著他的大車繼續趕路,再不理會賣瓦盆兒的。

賣瓦盆兒的急忙吆喊:“哥家,你得把俺的車拿下來呀!”蠢穀劣笑笑,把獨輪車從崖凹裏舉下來放回路上,車上瓦盆兒毫發無損。他走過好一會兒了,賣瓦盆兒的還在原地瞅著他直咂舌,撓頭驚歎:“神力呀神力!”

秋日的一天,蠢穀劣外出回來路經忻州北湖村正巧趕上過廟會。晚上戲一散,人們打開場子開始撓羊比賽。

跤場上,來自四州八縣的各路跤手們輪番上陣,手腳並用各顯招式,使出渾身解數比賽。跤手們精湛的技藝,贏得人群裏一陣陣發狂的喝采聲、鼓勁兒聲。招惹得蠢穀劣心癢手癢腿腳也癢。三步兩步跨到合跤人麵前要求上場。按約定俗成的規矩,摔跤競技一般是按地區劃分對手的,人家問他:“你是代表的哪一方呀?”他大嘴一咧說:“俺代表俺們定襄。”人家說:“那不行,定襄今天沒來人,就你一人咋摔?”他說:“就俺一人也夠啦,撓了羊就行,還在乎人多少?”人家聽他口氣不小,就說:“那就上場試試吧。”

蠢穀劣立刻脫了外衣準備上場。人家看他孤身一人,好心好意要替他保管衣服,他擺擺手說不用,一撇腿躍上戲台,“咳”的一聲扶起露明柱,隨手把衣服壓在露明柱下。直弄得戲台頂簷嘎叭叭亂響,穢垢糟土落了個霧飛塵揚,把滿場人們驚愕得目瞪口呆。

他活動活動筋骨,跨入場內。五大三粗黑青猛棒,像一尊鐵塔塑在那兒。人們驚呼道:“恁大神力,誰敢上場嗬!”“娘耶,誰要上去,還不讓他給活撇了!”

蠢穀劣大大咧咧對合跤人說:“不是摔倒六個人就算撓了羊嗎?一對一太麻煩,幹脆六個一起上吧!”合跤人連喊幾聲,無奈場上跤手誰也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兒開玩笑,隻得作罷。於是合跤人說:“這位好漢,如沒有對手的話,今兒的頭羊就歸你啦。”說完牽過當晚頭羊獎品——一頭健健實實、胖胖墩墩的小牛犢交給蠢穀劣。他不好意思地說:“好漢不受無功之祿,沒比試就憑空撓了羊,也顯得俺太那個了。這樣吧,給大家練練拳腳,就算是給廟會撓羊賽捧捧場。”

眾人乘機起哄,說:“戲台邊有個登台用的大碌碡(liu zhou)農具,圓柱形,用石頭做成,用來軋脫穀粒或軋平場院)你搬得動嗎?”蠢穀劣一聲不吭,走到碌碡旁一瞅,好家夥,起碼也有上千斤。他上前用腳尖一挑,碌碡活動起來,再用手指摳住兩頭小孔,“嗨”的一聲舉過了頭頂,再用力往上一拋,拋擲空中。嚇得圍觀人群哇呀呀直往後撤。他不斷變換著花樣,碌碡在他股掌之中繞場轉圈兒。把那膽小的、女人們嚇得吱兒哇亂叫驚呼不已。表演完碌碡,天色將明,人們還嫌不過癮,死纏活叨不讓下場,又讓玩了幾套拳腳功夫這才作罷。

蠢穀劣拱拱手謝過場,人群才依依不舍地散去。他從露明柱下抽出衣服穿好,牽著小牛犢,離開跤場回定襄了。

11、“閉月”貂嬋傳說

貂嬋,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古籍上雖沒有記載,但文學作品中多有描述,為漢末三國紛爭中重要人物之一。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貂嬋作了進一步的描寫和刻畫,使其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

貂嬋故裏在忻州市東南三公裏的木芝村,位於從太原或忻州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盛產木耳,故名木耳村,後因村中槐樹下發現一株千年靈芝,遂改名叫木芝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