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同、朔州(2)(1 / 3)

沒過一年,董守義自己的手藝不錯了,又有桂芳幫忙,買賣越來越興旺。可老嶽父一年不如一年,一天不如一天了,他又咳嗽又眼花,每天不但幹不了多少活,還得經常請醫買藥讓人伺候。董守義左思右想跟著嶽父不合算,就找了個借口,要分家。嶽父明知這是要拋開自己,可是又怕女兒為難,就點頭答應了。

董守義分家以後自立為號,也辦起了泥人行當。可捏出來的泥人就是賣不出去,他拿起自己捏的泥人左看看,右瞧瞧,鼻子是鼻子眼是眼,就連身上的衣折衣紋也半點不錯。他從上到下找不到一點毛病,卻隻能眼巴巴看著一批批顧客從門前溜過,專門去買他嶽父的那些泥人。

沒過半年工夫,小夥子頂不住了,隻好帶著妻子到嶽父跟前認了錯,並要求重新合在一起。張泥人心痛女兒,也可憐女婿,一聲不吭地答應了,從此以後,董守義又跟嶽父學起了手藝。他不但幹活勤快而且懂得了孝敬老人,每天三頓飯,總是把順口的飯讓給嶽父吃。嶽父一有個頭痛腦熱,哪怕是半夜三更他也起來請醫熬藥。

這樣又過了半年,嶽父終於不行了。臨危的時候,他把女兒和女婿叫到跟前,指著女婿捏過的一個泥人說:“人活在世上都要買個歡喜,你們捏的泥人愁眉苦臉,所以誰也不買。”

董守義湊到老人跟前,孝孝敬敬地磕了個頭說:“我跟爹這些年沒少讓您生氣,所以捏出來的泥人也不喜歡。”嶽父聽了,搖搖頭說:“這幾年,你們知錯能改,我很喜歡。我走了,這點手藝就留給你們吧。你們能捏出眉開眼笑的泥人,人們看了也會高興。”說著,在女婿捏好的那個泥人頭上按了按,又在下巴上托了托,然後交給了孩子們。

老人說罷,一合眼離開了人世,可孩子們手裏卻捧著笑眯眯的泥人兒。

8、王小臥魚

從前,大同有個叫王小的後生,家中隻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一年四季起早貪黑幹活,還是吃不飽,穿不暖,二十七八還沒有娶下個媳婦。那年冬天大雪封門,他媽又得了重病無錢醫治,王小隻得靠砍柴換些米麵為母親充饑。有天他媽對王小說:“我夢了一個夢,有位神仙說隻要吃了黃河鯉魚就能治好我的病。”王小為人忠厚老實,又孝敬母親,正愁沒錢為母親治病,就很高興地說:“請母親放心,孩子一定給您撈幾條魚回來。”

數九寒天,大雪飛揚,寒風刺骨,那黃河早已結了厚厚的冰層。起初王小用石塊想砸開個冰窟窿,結果隻濺起些冰沫沫。為了治好母親的病,他脫掉上衣用自己的體溫去溶化冰層。他剛臥下去,刺骨的冰凍得他渾身直打擅,可一想到母親的病,他就咬緊牙關,堅持臥冰。河神被他赤誠的心所感動,就把冰層化開,又從下遊趕過來一群又肥又大的魚。王小撈了幾條大魚回家去了,母親見兒子在這樣冷的天為自己釣回魚,高興得病已好了一大半,當吃完又鮮又香的黃河大鯉魚之後病真的痊愈了。

王小臥魚的事,一陣風傳遍了全村。有個叫李小的人,和爹娘一說話就三瞪眼,可一見他媳婦,就順得像一條哈巴狗。李小的媳婦又刁又饞,聽說王小真的臥出魚來,就非讓李小給她臥魚解饞。李小一聽就嚇得說:“我的姑奶奶,大冬天怎能釣出魚來,我可釣不出來。”哪知李小媳婦兩眼一瞪,腳一跺說:“人家王小能臥出魚來,你為啥就不能去臥,釣不回魚別想進家!”李小一聽嚇得趕緊拿上籃子和釣魚杆就走。李小來到河邊,隻好硬著頭皮去臥冰,哪知李小剛一臥下肚皮就被冰給粘住了,凍得像篩糠似的,他受不了啦,剛一起來肚皮已牢牢粘在冰層上。李小使勁往起一站,結果隻聽“嚓”的一聲,肚皮被扯下好大塊皮。這個故事一直流傳到現在,有時候老人們還念叨:“王小臥魚臥出魚,李小臥魚扯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