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大同、朔州(1)(1 / 3)

1、恒山的門在哪裏

我國三山五嶽中除恒山外都有門,從這個門進去就直通山頂。為什麼唯獨北嶽恒山沒有門,它的門應該在哪呢?這裏有一個民間傳說。

恒山有一景,叫“飛石穴”,是個大石坑,看上去像有一塊巨石從這裏不翼而飛。傳說很久以前這裏確實有一塊巨石,後來飛到了河北省曲陽縣。

誰也說不清哪朝哪代,河北曲陽縣有一個秀才,十分孝順父母。有一天,他的母親忽然得了重病,請來名醫治療也不見好轉,秀才十分焦急。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正北偏西有一座大山,山上有一個人能治好她的病。秀才找人請教,正北偏西是山西的恒山。於是就翻山越嶺到恒山求藥。到了北嶽恒山,他燒香許願說:“如果能讓我母身體康複,我一步一步從曲陽磕頭磕到恒山。”許願後又向守廟老道討了幾副草藥。他日夜兼程趕回家中,母親幾副藥下肚,果然病體康複,笑盈盈地坐在床上。秀才見母親病體已好,決心要實現自己的諾言,背著幹糧一步一磕頭向恒山方向走去。

孝順之心感動了恒山神,山神便使用神力把一塊上刻“恒山”二字的巨石拋到了曲陽縣。秀才還沒走出城門,聽得“轟隆”一聲巨響,一塊巨石落到麵前,上刻“恒山”二字,於是捐錢在落石之地蓋起一座“北嶽廟”。廟門上掛著一塊匾:“北嶽恒山門”,意思是到了曲陽縣,就算到了北嶽恒山的第一道門。

2、九龍戲水

大同古城大東街有一座馳名中外的九龍壁,壁上雕有九條琉璃彩龍。這九條龍翻騰在雲波洶湧的雲海之中,造型古樸,蔚為壯觀。這幅驚心動魄的“九龍戲水圖”裏麵還有生動有趣的故事呢!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皇大帝把呼風喚雨的差事交給一條龍來施行。這條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要走遍天下四麵八方,一天也不消閑。天下百姓為了犒勞它的功績,每逢年節和豐收年景都要吹吹打打,抬著豬、羊、牛三牲到龍王廟裏給它擺貢。這條龍雖然不辜負天下人的重托,日夜操勞,可還是達不到天下所有地方風調雨順的目的和願望。於是,它就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啟奏,請求多派幾條龍為天下百姓呼風喚雨,造福人間。玉帝準了它的奏請,傳下旨意,封它為頭龍,並派遣了八條巨龍和它一起下凡,司天下耕耘播雨之事,於是九條巨龍浩浩蕩蕩向人間飛去。

天下百姓聞訊,齊聲歡呼,九州方圓三百座龍王廟擺下了無數好酒好菜,九條龍高興得手舞足蹈。它們大吃二喝,直到酒足飯飽,醺醺大醉。這時,隻見九條龍同時躍入天空,它們興風作浪,雷電交加,瓢潑大雨傾刻而下,於是天下河水猛漲,衝堤衝壩,洪水泛濫吞沒了無數村莊,淹沒了無數善良百姓。九條龍玩耍興盡,便一齊向深山睡了大覺。

誰知大雨過後,正是莊稼要雨季節,卻一連幾個月不下雨,田地幹旱,河床卷泥,莊稼枯黃。百姓見狀怨聲載道,哀呼:“一龍治水風調雨順享太平,九龍治水天旱幹雨澇不均勻。”

當頭龍一覺醒來,看見此情此景,方知大事不好,可新來八條龍互相推靠誰也不願意行動。無可奈何,頭龍隻好自己播雲下雨,可節令已過,誤了大事。這一下,可惹了天下百姓,一齊向蒼天怒吼,吼聲如天崩地裂,驚動了天庭。玉皇大帝撥開雲頭往下一看,原來如此,於是傳旨令天兵天將擂動天鼓,把九條龍召回靈雷殿。九條龍上殿後,有的還在打瞌睡。玉帝怒斥道:“大膽蒼龍,玩忽職守,惹怒天下百姓,擾亂了天庭的安寧,念爾等是初犯,權且饒過這一次。”然後,把九條龍分開到了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並讓頭龍封守中方,監視八方,以後,再有不勤於職守者,定斬不饒。

從此,天下按春、夏、秋、冬循環不已,這就是九龍壁上雕刻的“九龍戲水圖”的原意。

3、煤的傳說

很久以前,有一座大山,山下有一個小村子,村裏有一個放羊的小夥子,小夥子每天趕著羊群上山放羊。

一天,太陽快落山的時候,他趕著羊群到山溝裏飲水,突然發現一塊閃閃發亮的東西。他走過去一看,那東西四四方方,又黑又亮,拿在手裏一掂量,很輕很輕。他認定是一塊寶石,便愛惜地珍藏在兜裏,日夜帶在身邊。

打那以後,他白天上山放羊不覺得山風冷,夜裏睡覺也不覺得地下潮。有一次,他點火烤幹糧吃,無意間一個火星子蹦到了黑寶石上,寶石頓時燃起紅紅的火苗,越燒越旺。小夥子看著發呆了,一直等到寶石著完,化為灰燼,他才離去。意外的發現,使他十分高興。他想,那寶石是塊能燃燒的寶物,要是能得到很多的黑寶石該有多好。人們可以用它煮飯、取暖、照明,用處太多了。

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找到更多的黑寶石。於是他天天起早貪黑,爬遍所有的高山大巔,蹬遍所有的懸崖峭壁。鞋磨破一雙又一雙,腳上皮掉了一層又一層。冬去秋歸、寒來暑往,他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整整三年過去了,可是,就是找不到黑寶石,他感到十分苦惱,飯吃不香、覺睡不香。

一天夜裏,他作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有個白胡子老漢對他說:“要想尋寶,不能到處跑,隻要用心去找,地下全是寶。”說完白胡子老漢不見了。小夥子醒了後,好生納悶,天不亮就又趕著羊上了山。他坐在那苦苦思索,反反複複琢磨老漢的話,想來想去,他終於悟出一個道理,還是去原地找。於是他又來到那次飲羊的地方。刨呀、找啊、挖啊,還是不見他那日日夜夜盼望的黑寶石。他並不甘心,一直順著水溝盡頭,黑寶石奇跡般的蹦出來了。隻見黑寶石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他高興壞了,竟舍不得離去。後來他把所有情況全部告訴了鄉親們,村裏的人們在他的指引下都去挖黑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