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從博倫納吉到埃頓(1 / 1)

1880年—1881年12月

1880年,經過海牙、倫敦、巴黎、布魯塞爾等多地輾轉和幾次職業選擇失敗,始終沒有找到人生目標的梵·高,在進入人生的第27個年頭時,終於做出了為之奮鬥終生,並對現代藝術產生重要影響的決定——成為一名藝術家。從此梵·高正式開始了他那苦行僧般的艱難曲折的藝術人生之路。

盡管遇到苦悶、孤獨、饑餓、痛苦、挫折和失敗,“但我一定要沿著我選擇的路繼續走下去。假如我無所事事,不努力學習,停止探索,我會陷入更加痛苦之中。那就是我如何對待事情的。要堅持,堅持,再堅持,我必須那樣做。你得問問,你最終的目標是什麼。目標變得更加清晰明朗起來,將慢慢地成形,描述變成了速寫,速寫變成了繪畫作品。”

從博倫納吉礦區,到布魯塞爾,然後回到在埃頓的父母家,梵·高在這一時期幾乎是在沒有任何老師的指導下,依靠臨摹米勒等大師作品和憑著直覺感受畫畫,主要展現勞動場景和小風景,人物刻畫比較概略粗糙。

在正式立誌成為藝術家後的前四年,梵·高主要是畫素描、速寫、水彩寫生習作。這些藝術媒介材料等藝術形式既是梵·高借以即興、快速地表達思想的媒介,又是技法訓練的必要方法和過程。在探索鉛筆、粉筆、炭筆、鵝毛筆、蘆葦筆以及墨水、水彩、水粉的不同技法和表現效果時,在多數時間無力購買油畫材料時,在文字語言無法酣暢淋漓地即興表達情感時,抑或在向提奧和朋友介紹剛剛完成的作品時,梵·高主要依靠這些材料媒介和藝術表達形式給我們呈現出精妙絕倫的豐富多彩世界。它們是梵·高藝術創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於他的整個藝術生命中。